唐代“度牒银”孤品现身拍卖会 极具收藏价值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财政困难时政府“卖牒”所得为度牒银

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带有地名、官名及用项名的唐代度牒银铤,将出现在本月下旬举行的北京诚轩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

这枚50两船形银铤上有文字“度牒银永州课五十两刺史崔沆进”,长179毫米,宽88毫米,高53毫米,重1860.3克。据北京诚轩拍卖公司考证,该铤是目前唯一发现的唐代度牒银铤,极具文物史料价值。铭文中提到的“刺史崔沆”见载于永州府志,他在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任永州刺史,应是时任永州司马的柳宗元的直属上司。

此外,在诚轩春拍这次推出的1800余件钱币类拍品中,1948-1950年第一版人民币68枚大全套也是首次在拍卖市场上出现,估价为200万元至250万元。

什么是“度牒银”

据诚轩公司总经理左京华介绍,度牒是唐代政府批准发给民众出家的证明文书,领取度牒的僧尼道士可以免除赋税、劳役,受到法律保障。而每当国家财政困难的时候,就会衍生出卖牒现象,政府出售度牒所得的收入即为度牒银。

责任编辑:natha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