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造名人字画很流行 高手可月入万元
一个成名后的书法家、画家,每平尺作品价格都在千元、几千元甚至万元。而在古玩市场,他们的身价就惨了,他们的‘真迹’一般都在装裱字画的店铺里,但是还不公开,只是在其他作品的后面悬挂着。
近日在某古玩城,这里2楼有许多家书画装裱店,范曾笔下的人物钟馗成了热门货。钟馗这个粗犷大汉,特点就是怒目圆睁,其他动作形态可以变化多端。装裱店里的这个钟馗值多少钱?一名店主说,给500元钱就行。他说,钟馗不值钱,只要把眼睛画好了,其他没有什么难点。问这是谁画的,他说他也不知道,画的人太多。
不过,国画的赝品没有书法多,要找名人书法可以说更容易。在另外一家装裱店,记者提出想看看模仿启功的作品,女店主用竹竿从众多已经裱好的字画当中提出一幅,果然是模仿启功先生的书法。记者指出字写得不像,女店主微微一笑,她说给个价就行。‘仿名人字画到了这里怎么像到了菜市场,启功的<作品>怎么能给个价就行?’女店主一听记者的话不禁有些脸红。
接着,记者又走访了沈阳其他几个古玩市场,所到之处,都能找到名人字画赝品。
[解读] 仿字画也分三六九等
辽宁有一位很出名的书法家,现在已经到北京去了。沈阳北市古玩城里一名老板非常推崇他的字,老板说他的字将来能值大价钱,会成为大师级人物。记者问是不是也有人开始仿造他的字迹了?老板说正是。说完,他小心翼翼地从墙上取下来。这也是赝品?记者有些不相信。模仿得太像了。老板说,是很像,这是他的学生写的,就连老师都承认写的有点意思了。
学生模仿老师的字,也只能卖二三百元。这个情节不知老师是否知道。老板说,学生模仿老师是最正常的。他们跟随老师练字一练就是5年10年,那些从小就学习书法的孩子,有的聪明又有悟性,到了30多岁的时候,都能练就三分五分的功力,可以乱真。‘这是一些比较特殊的人群,他们在制造中国市场百元名家作品。’沈阳鲁迅美术学院教师安利说:‘用同情的思维分析,他们没有成名,又热爱艺术,需要收入。用批判的角度讲,这是在践踏艺术,干扰艺术市场,糟蹋艺术家名声。’
在沈阳市另外一家古玩城,记者见到了一位60多岁的老人,他开的一家书画店很有名气,店内四处都悬挂着名人真迹,其中有启功、杨仁恺等书法。他说他这里的字画都是绝版,启功的书法至少卖1.5万元,而李仲元书法也要8000元。
这位老人除了出售名人字画外,还在现场写字作画,现场出售。他递给记者一张名片,名片上几个头衔让人吃惊:辽宁某画院副院长、某专业委员会主任、一级美术师。记者试探着问道:‘您老人家能不能模仿这些大师级人物也来几笔?’他笑着说:‘要来谁的都行,随便由你来点。’记者问他:‘就写启功的字,你准备要多少钱?’他说:‘好,至少3000元,写谁的字都行,少3000元不写。’
[销售] 装裱师客串经纪人
怎样才能接近那些专业模仿者,记者从去年12月中旬起做了一个长线采访。在北市古玩城里,记者找到一位叫赵成(化名)的裱画师。记者以单位要布置十几间办公室为由,准备购买十几幅临摹名人书法作品。
老赵很在行,首先问记者要多大尺寸的书法,要条幅还是横幅?记者表示条幅、横幅都需要,尺寸在3、4平方尺之间都可以。他接着要记者写出具体内容,记者随即写了‘宁静致远’‘厚积薄发’和苏东坡、岳飞的词作品等。几天后,老赵打来电话说:‘你过来一趟吧,看看用谁的字。’记者再次见到他时,他从兜里掏出两张纸,上面打印着满满的一大串人物表格,排在前面的是齐白石、启功、沈鹏等人,后面是沈延毅等,足足有30多人。而在这些名人后面,还有对应的一串名单。他问记者:‘你们喜欢谁的字呢?’记者深感震惊,难到这些名人的字迹都能模仿出来?老赵说:‘想要谁的字,我就给你找什么样的人。我可以介绍你们当面洽谈,价钱你们自己研究。’记者纳闷:‘那你从中能得到什么好处?’他说:‘老弟,到时候你别忘了哥哥,到我这里装裱就行了。我就挣装裱的钱。’
几天后,记者来到装裱店,老赵拿出一幅字,是辽宁一位著名书法家写给沈阳某大学的题字。老赵问‘行不行’。记者表示担心,还是坚持要与写字者本人见面。
那个‘著名书法家’终于露面了。他说:‘写沈延毅的字肯定是高仿的,绝对没有问题!’他非常自信地告诉记者:‘如果丢面子的话,你给我拿回来。我们仿造的书法作品,拿到鉴宝专家那里去也不能轻易鉴定出来真假来。’谈到价钱的事,他说一般四尺对开的最低得150元,加做旧一共200元。看他讲得那么有劲头,记者问‘做这行,一个月能赚到1万元左右?’他微微笑了一下:‘差不多吧,就这么对付吧。要不谁干这行啊!’
[专家] 书画造假侵犯了著作权
前天上午,记者找到了沈阳鲁迅美术学院教师刘成龙,谈到仿造名人字画这个现象。他承认,书画造假已经是非常成熟的行业。一般是先研究造假对象,比如一副画,看纸是哪里出的,想办法弄到这种纸。再看是哪里的墨和用什么笔,羊毫还是狼毫,把工具琢磨好了,再琢磨怎么画。
刘成龙说,中国的仿画高手很多,就连名家的印章都研究得真假难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造假者都是以坑人骗人为目的的。收藏已经成为时尚,悬挂一些有品位的书画和摄影,能够陶冶情操。然而有品位的作品大多出自名家,名家作品由于其不可重复性,价位必然很高,平民望尘莫及。这样,大多数普通人只能购买名家字画的仿制品、复制品、印刷品,以满足对高雅艺术的渴求或是附庸风雅的虚荣心。社会需要就是市场的卖点,于是,古玩市场或者商场涌现的大批量仿制品,出现一批专业仿制者也就不足为奇了。
记者咨询了辽宁司达尔律师事务所杜立国律师,对于这种仿照名人字画出售的行为,杜律师表示,这种行为属于侵犯了被仿冒者的著作权。杜律师解释,如果仿造人的仿造行为是用于教学或者练习,是不违法的,但是如果其仿造的目的是用于出售谋利,就是侵犯被仿冒人的著作权。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