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舟陶酝酿重新启航

不久前举行的第十届西湖博览会上,贵州牙舟陶获得一个金奖,三个铜奖。随后举行的佳宝陶瓷拍卖,贵州的陶艺成交量超过了50%。贵州陶艺人在经过大半年的摸索和创造之后,让贵州牙舟陶重新走上了全国舞台。陶艺界的国际评委张尧评价:“这样的好成绩非常不容易,贵州牙舟陶有了一个新的起步。”

牙舟陶原产于平塘县牙舟镇。当地有一种灰黄而粘的优质泥土,是生产陶器的上好材料。早在明代洪武年间,当地就有了陶器生产。其造型自然古朴,线条简洁明快,色调淡雅和谐。上世纪60年代,牙舟陶曾经在国内外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在80年代的全国工艺品评比中,牙舟陶更是出尽风头。

但那也只是昙花一现,随后的牙舟陶一直徘徊在濒临消失的边缘。虽然还有一批陶艺人在制作牙舟陶,但那似乎更像是个人的爱好和坚持,于牙舟陶的发展没有更大的推动。转机出现在去年,著名陶艺家、湖南工业大学教授张尧回到故乡贵州,在与贵州陶艺家交流的时候,对牙舟陶的现状极为关注,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从理念上为牙舟陶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贵州陶艺家韩亚明介绍:“张老师为我们确定了一个新的方向-艺术品,以往我们都是做工艺品。这样一个新的理念,拓展了牙舟陶的发展空间。”

从艺术品方向入手,提升牙舟陶的价值。这一理念让牙舟陶绝处逢生。佳宝陶瓷拍卖,贵州牙舟陶的成交价都在万元以上。这与市场上几块钱,甚至更低价格出现的牙舟陶工艺品、日用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张尧说:“玉石比陶瓷贵,可是头脑比玉石还贵。”这是说要提升牙舟陶的文化内涵和市场价值。

虽然有了一个很辉煌的开始,贵州陶艺家对牙舟陶的重新崛起还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贵州民院美术学院院长王建山说:“这次佳宝拍卖,是中国第一次陶瓷的专场拍卖,单件作品拍买价最高为138万。我们有幸参与到这一过程中,为牙舟陶以后的发展奠定了一些市场基础,相信牙舟陶的艺术设计和市场发展会越走越好。”陶艺界权威张尧教授为牙舟陶出谋划策:“首先,贵州的陶艺家要挤进一流的展览平台,只有通过平台才能更好地提升牙舟陶的价值;第二,贵州的陶艺家要有一流的大脑,提升牙舟陶的艺术价值;其三,还需要一批优秀的产业工人,牙舟陶完全可以朝旅游商品等方向发展。”

责任编辑:natha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