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拍卖?看看英美
2006年2月14日,纽约苏富比拍出了当时史上最贵的照片——美国摄影家爱德华·斯泰肯(Edward Steichen, 1879—1973年)1904年摄于长岛的《池塘月光》,一个足以让世界震惊的成交价格:292.8万美元。2007年2月7日,安德瑞斯·戈斯基(Andreas Gursky)的《99美分Ⅱ》以334.6万美元在伦敦苏富比成交,再次刷新了一年前的记录!
这些亮点足以吸引大众的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摄影拍卖。再来看一组宏观数字:以纽约三大拍卖行——苏富比、佳士得和菲利普拍卖公司为例,整体摄影作品的拍卖额从2004年的1130万美元上升到2005年10月份的2910万美元。而据纽约苏富比现当代艺术研究专家提供的数据:2006年现当代摄影作品在纽约整个艺术品拍卖市场上的总成交额达6350万美元,两年间增幅近40%。纽约佳士得摄影部负责人雷拉·巴克乔恩说:“如果你回溯1980年代早期的拍卖记录,你会发现进入拍卖的摄影作品已超过500件,如今数量虽在减少,可价格却节节高涨。”
做为摄影之都的纽约,在70 年代就有4家拍卖行设有摄影专场拍卖。分别是苏富比、佳士得、菲利普斯和斯万(Swann)。那个时候活跃在拍场上的主要是30位左右的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的摄影家。有阿尔弗雷德·斯蒂格里茨(Alfred Stieglitz),约翰·汤姆逊(John Thomson),爱德华·韦斯顿(Edward Weston),安塞·亚当斯(Ansel Adams),伊莫金·坎宁安(Imogen Cunningham),尤金·史密斯(W. Eugene Smith),爱德华·斯泰肯(Edward Steichen), 尤素福·卡什(Yousuf Karsh),阿诺德·纽曼(Arnold Newman),刘易斯·海因(Lewis Hine),安德烈·柯泰兹(Andre Kertesz),罗伯特·卡帕(Robert Capa),曼·雷(Man Ray),亨利·卡蒂尔·布列松(Henri Catier-Bresson),雷蒙·德巴东(Raymond Depardon),罗伯特·杜瓦诺(Robert Doisneau),沃克·埃文斯(Walker Evans),桃乐丝·兰格(Dorothea Lange)以及马克·吕布(Marc Ribound)等等。这些作品当时都非常便宜,大概只有200至300美元的样子。到了上世纪90年代,在国际上一种新兴的审美趣味开始影响艺术市场的动向,并弥合了摄影与其他媒介的优秀作品之间在价格上的差距。这一点在当代摄影作品上体现得尤为突出,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安德瑞斯·古斯基(Andreas Gursky)的作品价格高高在上,升值幅度可观。2002年在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中,戈斯基的巨幅作品《未命名5》(1997年)以创纪录的61万美元成交。
这些浮出水面的数字,不禁引人探究幕后的国际拍卖行,他们的摄影拍卖如何运营?本文选取苏富比、佳士得、菲利普斯和斯万四家有着长久摄影拍卖历史的拍卖行,简略介绍,抛砖引玉。
苏富比(Sotheby’s)
苏富比是第一家启动常规摄影拍卖的国际拍卖行,始于1971年的伦敦和1975年的纽约。拍品范围涵盖各种风格,不同年代,从1840年代的银盐纸基和银版照相,到1990年代的当代摄影。在学术和评估方面一直占据领导者阵营的苏富比,为十几位摄影家拍出了个人的世界成交纪录,为公众带来了崭新的拍卖品类,并且重新定义了摄影市场的诸多标准。
苏富比每年都会举行常规的摄影作品拍卖,纽约两次,伦敦两次。在阿姆斯特丹和巴黎也会不定期推出摄影专场。在纽约,一般是4月和10月做两场,而伦敦的拍卖通常是在接下来的5月和11月。此外,在一年中的其它时间,也有可能额外推出特别专场。比如,1999年10月在伦敦就举办了Marie-Thérèse 和André Jammes藏品的专拍,2006年2月在纽约也推出了大都会博物馆重要摄影作品拍卖。
在伦敦和纽约,苏富比摄影部门都有耀眼的佳绩。比如,在开头提到的2007年2月7日,安德瑞斯·戈斯基(Andreas Gursky)的《99美分Ⅱ》以334.6万美元在伦敦苏富比成交,创下了摄影作品拍卖价格全球新高,同时这件作品也是一件双联照片,所以它也创下了双联照片的拍卖新纪录。这幅作品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快速的告知我们‘这个物质世界的疯狂崇拜’,很多东西已经成为了早已建立的艺术基础的一个组成部分。 另一张爱德华·斯泰肯的《池塘月光》,2006年2月14日在纽约苏富比以292.8万美元拍出,也为当时的摄影市场打了一针兴奋剂。《池塘月光》展现了月光洒落在池塘树林的梦幻景色。作为斯泰肯早期风景摄影中的经典之作,作品细腻的层次感与摄影家对色彩与光泽的精妙把握,充分证明了摄影可以像油画一样传递出丰富的情绪和内涵。
佳士得(Christie’s)
对市场发展的高度敏锐和对高端客户的周到服务,让佳士得也成为摄影拍卖的领导者之一。这里同样时常诞生新的摄影艺术品世界拍卖纪录,或者屡创高价。
佳士得摄影的主要基地也在伦敦和纽约,巴黎亦是重阵之一。把这个日益受欢迎的品类带给敏锐的国际收藏家们,佳士得在竞争激烈的摄影市场始终保持一线的地位。佳士得的常规摄影拍卖时间和苏富比非常接近,纽约是4月和10月两场,伦敦是5月和11月两场。额外的专场会另辟时间,像2008年纽约佳士得即将举行的两场布鲁斯和南希&S226;伯尔曼藏品专拍(Collection of Bruce and Nancy Berman),都在常规拍卖的隔天举行。
在佳士得的过往佳绩中,里查德·普林斯(Richard Prince)的《牛仔》以285万美元于2007年5月16日在纽约佳士得成交。当我们看到普林斯从1980到1987年创作的系列作品“牛仔”时,立即就会看出它们是对遍布世界的著名的万宝路香烟的广告的复制。经过复制,那些合成的十分完美的广告世界并没有被全部模仿下来,而是回到了一个并不完美的现实,波普艺术对广告和消费至上主义的崇拜也由此终结。同一天成交的辛迪·舍曼《无题 NO 92》 价格达到211万美元,同样令人乍舌。
菲利普斯(Philips )
菲利普斯拍卖行于1796年成立于伦敦。国人知道这家拍卖行,很可能是2007年10月13日,菲利浦斯拍卖行在伦敦推出的“中国先锋·法伯收藏”专场。这场特别拍卖可谓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中国当代艺术海外销售。曾梵志的4件早期作品,全部拍出。其中1992年创作的《协和医院》三联画中的第二幅以4116万元夺得全场头魁,创艺术家拍卖纪录新高。这则新闻把菲利普斯带入许多国人视野。其实,这家拍卖行除了专注当代艺术, 还有工艺品,珠宝和摄影,共4大块业务。其摄影部致力于提供综合拍卖和个人经纪服务,拍卖当代、战后和现代主义的摄影作品。每年在纽约和伦敦推出摄影拍卖。
斯万(Swann)
斯万是纽约本土的拍卖行,早在1941年由古董书商人本杰明·斯万(Benjamin Swann)创办,初期以拍卖珍罕古董书为主。1970年,乔治·劳利(George Lowry)接手经营,逐渐增加品类,首先是摄影,其次是手稿,上世纪80到90年代又增加了版画、素描和原版海报。
斯万的摄影拍卖以经典摄影家的作品为特色,比如爱德华·柯蒂斯(Edward Curtis),安塞尔·亚当斯(Ansel Adams);还有摄影记者刘易斯·海因(Lewis Hine)以及当代艺术家南·戈丁(Nan Goldin),拉里&S226;克拉克(Larry Clark)和罗伯特·梅普尔索普(Robert Mapplethorpe)。这里还有一大特色,那就是摄影文献拍卖。主要是20世纪摄影家的稀有摄影集,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收藏家。可以说,斯万是世界上唯一每半年举行一次摄影文献拍卖的拍卖行,并且在这一领域建立了标准。不论您关注历史图式,还是稀少的原版照片(vintage print),或者是经他人之后印制的照片(modern prints),亦或摄影文献,斯万都会提供全程服务。
在红火的国际摄影拍卖带动下,国内的华辰、嘉德和诚轩在2006年、2007年也相继开设了摄影专场。他们各有侧重,也各有收获。不过,目前中国影像市场的游戏规则还很模糊,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待严谨考究,摄影家、画廊、拍卖行和收藏家都有待成熟。这些市场运作的规则,国内拍卖行不妨多向历史悠久的国际同行借鉴学习。从点滴做起,与国际接轨。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