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小剪纸剪出大文章 民间剪纸收藏价值攀升
“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早在唐朝,诗人李商隐在他的诗作中就有了对山西剪纸的生动描述。山西民间剪纸几乎遍及全省,不仅产地分布广,而且还集中了北国的豪放和南国的纤秀风格,形成了“南浮(山)北广(灵)”两大系列。在近年的不断发展中,一批剪纸艺人脱颖而出,不少人成为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有些还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为山西民间剪纸艺术的推广发挥了很大作用。
民间剪纸收藏价值攀升
如今,游客到山西的某个大旅游景区或者旅游城市,都会见到富有特色的剪纸艺术品,这些剪纸做工精巧,质朴、粗犷的,粗中见细、拙中藏巧;凝重、艳丽的,圆润秀丽、纤巧精细……对应不同的景点有不同特色的剪纸。
1月19日,记者在山西省民俗博物馆走访时发现,博物馆门口的一家商店内陈列着大大小小的剪纸工艺品,剪纸题材涉及晋祠、双塔寺、五台山、乔家大院等山西省著名景点,还有迎奥运题材的剪纸。据店主龙先生介绍,这些剪纸都是从山西省各地收集来的,其中还有几幅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级的作品。价格根据做工及作者名气从几十元至几万元不等。他告诉记者,以前经营剪纸很少,近几年,随着山西旅游及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山西的民间剪纸艺术名声渐大,因此收藏剪纸的人越来越多,生意也好起来。记者在太原市南宫的民间收藏市场也发现,民间剪纸已经成为一种收藏品,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记者从中国剪纸网了解到,剪纸的收藏价值被人们认可,发端于2004年深圳高交会上,陕西剪纸艺人曹宏霞一幅名为《九边重镇老榆林》的百米作品,拍卖价格高达16万元;2007义乌文博会上,义乌优秀民间艺术家朱新琦耗费两年心血、创作的长达7米的“清明上河图”,被一个台商估价为80万元。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山西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专家组成员杨伯珠告诉记者,在山西省最为有名的剪纸要数大同市广灵县的剪纸。杨伯珠说,广灵剪纸是山西省的一张名片,现在已经成为省级的礼品。而吕梁的中阳剪纸更是入选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灵剪纸由民间走向市场
进入腊月以来,山西广灵县青红剪纸艺术开发有限公司就加班加点地赶制剪纸,但仍然供不应求,而这些剪纸的客户多半都来自国外,广灵剪纸已经发展成了一个产业,在国内外小有名气。负责人高青红同时还是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理事、山西省剪纸协会副会长、广灵剪纸协会会长。
做好剪纸就是高青红最大的事,广灵剪纸这一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技艺在她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传承。高青红曾经是一位下岗工人。她从小就爱好剪纸,在姥姥和妈妈两位当地小有名气的“巧娘”的言传身教下,高青红掌握并发扬了这个技艺。1996年,高青红下岗了。当时,广灵剪纸的主要创作生产基地广灵工艺美术厂倒闭,广灵剪纸的传承发展面临着严峻考验。高青红在家人的支持下,决定做剪纸。这一做就是12年。12年来,她把一个小作坊式的加工点做成了一个专业公司,使广灵剪纸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在2006年中部六省文化产业博览会上,广灵剪纸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现场成交2万余元,同时签订了近40万元的定单。2007年,广灵剪纸开发的新产品,作为山西省文化产业招商引资项目,先后参加了深圳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山西(上海)经济合作项目推介会、山西(香港)投资洽谈会。经过产业化经营和市场化运作,广灵剪纸由民间走向了市场,近年来,广灵剪纸还连续两年被印在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的邀请函上,飞向海内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高青红告诉记者,广灵剪纸全部是手工制作,有三大类、2000多个品种,年产量上千万张,价格从几元到上万元不等。如今,产品已经远销欧美、东南亚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剪纸艺术在民间主要用于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方面。在内容和构图上,基本以祈祥纳福居多。现代剪纸在立意上进行了创新,成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她表示,现在的剪纸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在技法和技术上都有改进,写实的剪纸比较多,这样做就使原生态的味道少了一些。
民间剪纸艺术在需求中兴旺
据杨伯珠介绍,山西省工艺美术学会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设立了剪纸研究会。20多年来,他们和旅游、文化等部门联手组织了多次剪纸大赛和民间剪纸艺术展示活动。在国内最早设立的3个民俗博物馆——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定襄河边民俗博物馆(阎锡山旧居)、祁县(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都有民间剪纸艺术的专门陈列室。而且在山西的各主要文物旅游景点,常年有精彩的剪纸表演。广灵、浮山等地集中了一批知名的剪纸艺人,他们有的赴国外进行艺术交流,有的在国内举办展览,著名民间艺术家侯马的廉振华、孝义的侯丕烈、浮山的郑洪峨、曲沃的郑月巴,以及山西省剪纸研究会会长段改芳女士等,都潜心研究剪纸艺术,并带出了高徒。
杨伯珠表示,山西省各级政府对剪纸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2007年,广灵剪纸艺术博物馆在山西广灵建成,并开办了剪纸艺术学校。同年8月,广灵又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中国·大同·广灵国际剪纸艺术展。目前,以剪纸文化产业园区为中心,以“公司+农户”为模式,以“订单—培训—制作—销售”为服务体系的广灵剪纸已带动60户农民转移就业并增收。近期,中国广灵剪纸文化产业园区设计制作的具有奥运特色的“五福娃”剪纸2000套销往北京。山西民间剪纸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