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抛弃的旧年画日渐升值

曾一度被不少市民抛弃的旧年画最近又重新升温,多数购买旧年画的市民并非只是为给春节增添一点喜庆,而是用作收藏投资。

在杭州收藏品市场1月27日举办的一次藏品交流集市上,旧年画成了大热点,一大早,从事文化产业的钱先生就以1400元抱走了两块清代中期的木版年画,到中午时分,相当数量的旧年画陆续成交。

在广州嘉德去年6月举办的年画拍卖专场上,年画研究专家王树村先生收藏的180幅中国精品年画露面之后引起了收藏界的关注,该场拍卖会的成交率接近40%,在偏门藏品领域已经算得上惊人,此后,旧年画收藏进入了普通藏家的视线。

在不少市民印象中,年画并不稀奇,但事实上,年画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产量就大幅度减少。由于年画是用于张贴的手工艺术品,用过之后,很少有完整保存下来的,因此品相好、艺术价值高的精品年画现在存世量不多,明、清时期的年画更少,其中以名家手工雕刻的木版画最为珍贵,如老鼠嫁女、寿星图、瑞草图等。

在杭州,旧年画的价格目前从数十元到数百元不等,手工雕刻的木版画行情相对较高,但也很少超过千元。而在国外,中国年画受追捧的程度很高,像五瑞图、大傩图、岁朝图、冬日婴戏图等精品古年画,拍卖成交价动辄数十万美元。

浙江省收藏协会一位专业人士分析:“手工绘制、雕刻的古年画,特别是名家之作,和古瓷器一样是中国民间智慧的结晶,已属不可再生资源,而这一门类的收藏在国内只是刚刚兴起,和古瓷器、书画相比,年画的身价要低很多,而国内外市场的巨大价格差也说明,年画升值潜力很大。更重要的是,对普通藏家而言,收藏旧年画的门槛现在也比较低,仿制品也少得多。”

虽然投资旧年画门槛低,藏家也应注意,旧年画和多数藏品的投资规律一样,忌讳盲目跟风。一般来说,年画藏品以手绘、木刻、石刻的早期年画为佳,尤其是“北柳”(天津杨柳青)、“南桃”(江苏苏州桃花坞)两大年画中心所出的清代以前的精品年画最受市场欢迎。

责任编辑:natha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