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07艺拍市场 三珍品遗憾流拍
在已经过去的2007年,中国艺术品市场仍然是一派繁荣景象。但是也有很多重量级的拍品未能成交,这些未能成交的拍品给我们提供了对市场认识的另一个侧面。以下是众多未能成交的拍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前3件流拍作品。
流拍之一:
王羲之的《妹至帖》
香港佳士得在2007年秋季拍卖会上推出了一件重量级的书法作品即王羲之的《妹至帖》(唐摹本)。王羲之在历史上被尊为中国书法家中的“书圣”,他的书法没有真迹传世,唐代摹本被认为是目前存世的王羲之墨迹的最高境界。唐代时日本与中国的交流最为频繁,据专家估计这件《妹至帖》是日本奈良时代经“舶载”而流传到日本。这件《妹至帖》长25.3厘米,宽5.3厘米,共有“妹至羸,情地难遣,忧之可言,须旦夕营视之”17字。1973年在日本五岛美术馆的“昭和兰亭纪念展”上才首次公开露面,2006年3月在上海博物馆举行的“中日书法珍品展”中也引起轰动。这件作品的起拍价为1500万港元,竞价并没有预想的那样激烈,当价格达到2100万港元时便无人竞价,这件拍品最终遗憾地流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件拍品是一个摹本,同样的价格可以买到一件古代书画真迹,因此未能成交。
流拍之二:
《元人秋猎图》
《元人秋猎图》堪称2007年推出的最重量级的古代书画作品之一。这件作品由元朝宫廷画家集体创作完成,描绘了元代帝王率军出行、露营与猎宴的情形,并钤有乾隆诸玺与宣统的鉴藏印,为清内务府旧藏。该作品曾于1989年由纽约佳士得拍卖会推出,并以187万美元成交,创造了当时中国古代书画的世界拍卖纪录。2007年,在北京保利的秋季拍卖会上,《元人秋猎图》的呼声极高,估价在3000万元以上。
但在拍场上此卷以2200万元起拍,引起了买方的激烈竞投,在10次竞价后竞标价升至2900万元。最终这件作品由于未达底价而流拍。
就作品本身来讲,《元人秋猎图》并没有明确署名,专家认为是集体创作,并且在画作的年代问题上也存在争议,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作品的成交价格。关注此幅作品的多为艺术品投资者,而少有真正对书画有一定研究并有实力购买的藏家,投资者对于存在年代争议的作品下手尤为谨慎,这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画作本身具有毋庸置疑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市场对其一片看好。虽然作品在上年秋拍中遭遇意外流拍,但市场和业界仍看好此件作品,对作品的去向和市场潜力也抱乐观态度。
流拍之三:
徐悲鸿的《猛狮图》
2007年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继2006年春季拍卖之后,又推出了“张宗宪珍藏中国近现代书画”专场。这个专场上拍了46件张宗宪收藏的近现代书画佳作,成交37件,成交率80%,成交总额达到5321.4万元人民币。该场拍卖推出徐悲鸿的《猛狮图》,是一件比较重要的拍品,一如徐悲鸿画中的动物都有寓意那样,此画主要是反映出他激励民心共抵外敌的爱憎分明的态度。狮子的整体造型精练,身躯占画面大半,侧身作势,蓄势待发。作品的估价在180万-250万港币,可惜最终遗憾流拍。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