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秋拍:流拍阴影与未来期待
2012年艺术品秋拍依旧由香港苏富比拉开大幕,在10月7日晚“当代亚洲艺术”专场后,策展人顾振清在微博上的“黑色星期天”成为本季拍卖被频频提及的形容词汇,在这个专场上,153件作品成交111件,成交额为1.17亿港元,成交率仅仅为72.55%,成为香港苏富比自2009年至今的最低点,而诸多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的频频流拍也成为许多人心中的一个阴影。
当代艺术相对低迷,也有“硬通货”
虽然在接下来的拍场上,结果不再如“黑色星期天”一般让人如此心惊肉跳,但中国当代艺术的这股低迷还是延续贯穿了整个秋拍,在嘉德2012年秋季“油画及雕塑专场”中,成交额仅为6812.6万元,成交率仅为63%,接近底价的成交额,和大腕儿作品的频频流拍也证实了香港苏富比的结果并非偶然。
但当代艺术方面也并非完全覆没,周春芽的《石头系列——雅安上里》三联作在北京匡时秋拍场上以2990万元,拔得该领域头筹,他的作品也成为诸多圈内人士看好的“硬通货”。
早期油画和古代书画表现稳健
将目光投出当代艺术领域可以看到,早期油画和古代书画在这个秋天表现稳健,尤其是写实油画相对坚挺,在上千万元计的作品中,约有一半以上是早期油画大师的作品。其中朱德群、赵无极、常玉在2012年秋拍油画及当代艺术拍卖前十中占据7个名额,而在香港佳士得拍出的朱德群1987年作的《白色森林之二》以4872.42万港元成交,位居首位。这件作品在整个秋拍艺术品拍卖前十名单中位列第八,占据首位的是王振鹏《江山胜览图》(1323年作),这件作品也是2012年秋拍唯一的一件亿元级艺术品。
“走出去”与“走进来”
另一方面,2012年秋拍成为“走出去”与“走进来”的季节。9月底,苏富比(北京)正式举行了首拍,也标志着这个拍卖大佬正式进军内地市场。在苏富比“走进来”的同时,10月初,嘉德在香港全资成立中国嘉德(香港)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并举行首拍,11月下旬,保利也在香港举行首场精品拍卖会。两家拍卖大佬进军香港市场皆看重香港的贸易以及地理优势,这一举动也被许多圈内人解读为“查税门”之后的无奈之举。
匡时恒利合并留下想象空间
在2012年秋拍结束后,北京匡时宣布和上海恒利合并,如保利、嘉德一样,合并后的匡时将把一直在谋划中的进军香港提上议事日程,而市场也予以期待。除了这件新闻,匡时去年举行的“南长街54号”梁启超档案也成为2012秋拍的重头戏,146件藏品悉数成交,共拍得6709.2万元,这一结果也让不少人对古籍文献的市场走向保持乐观。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