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世珍品雍正粉彩瓷海外漂流记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清雍正粉彩蝠桃纹橄榄瓶,自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被掠走后,在美国被一国会议员做灯座用,后又辗转流离到上海博物馆。其中曲折,非一言一语能道尽。

若以历史上中国瓷器胎、釉制作的精细程度而言,人们往往盛赞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瓷器,而清三代中尤以雍正朝的瓷器具有胎洁、釉润、制作规整、器物造型秀丽、图案造型儒雅等多方面优点。可以说,雍正时期的官窑器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峰期。清代康、雍、乾三朝帝王本人都关心翰墨,特别是雍正帝更连瓷器图案也亲自过问。他们当然都祈求吉祥,因此必然屡见历史上谐音的吉祥图案。2002年,惊现香港苏富比拍卖会的清雍正粉彩蝠桃纹橄榄瓶,正是雍正粉彩瓷器的代表。

4150万元拍出

香港中华总商会副会长张永珍出身于收藏世家,在瓷器收藏方面,偏好彩瓷。在2002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一只清雍正粉彩蝠桃纹橄榄瓶上拍,她以4150万港元的惊人价格竞得。价格创下当时清代瓷器拍卖的世界纪录。张永珍女士将此瓶慷慨捐赠给上海博物馆,供世人欣赏。此事轰动一时,至今仍为藏界津津乐道。

张永珍说:“与清雍正粉彩蝠桃纹橄榄瓶结缘,其实很偶然。”当时,她正在回香港的飞机上,无聊之际看到拍卖的消息,这件漂亮的粉彩瓶瓶身呈橄榄式,造型线条十分优美,她一眼就看上了这件清雍正粉彩蝠桃橄榄瓶。

前国会议员曾是它的主人

谈及这件瓷器的身世时,张永珍却颇为感慨。她说:“据推测,这件稀世珍品是当年八国联军从中国抢走的文物。多年来这件珍品一直被视为普通的摆设品而已,没有人知道它存在的价值。美国一位前国会议员奥格登·里德是瓶的前主人。这只粉彩瓶在其母亲家的客厅里长期被作为灯座使用。为加强器物的稳定性,他们还在瓶内放入了后花园里夹着狗粪的泥沙。后来,这家人打算把祖父及父亲一批古董出售时,拍卖行的专家无意中发现了这个沾满尘埃的稀世珍宝。历经40年之久这件珍品居然完整无损,真是一个幸运的奇迹。”

世上仅此一件

上博副馆长汪庆说,雍正皇帝对粉彩情有独钟,因此当时的工匠对粉彩瓷的造型、色彩、线条的制作都非常讲究,从而成就了“雍正粉彩”的辉煌。此宝瓶的瓶体高约38厘米,瓶身长短适度,口、颈及腹部的比例十分匀称。代表了整个清代粉彩的制作水平。瓶身造型线条十分优美,是当时的新创形制。瓶体上绘有粉彩八桃二蝠,“蝠”是“福”的谐音,桃是象征“寿”的图案,“蝠桃”即是“福寿”的意思。这种以“蝠桃”为题材的吉祥图案出现的雍正及乾隆两朝的官窑器,一般都是大、小盘子。但是,“蝠桃”图案见于橄榄瓶的,传世极为罕见。粉彩蝠桃图案的橄榄瓶目前世上仅此一件,所以堪称绝世宝瓶。

现在,清雍正粉彩蝠桃纹橄榄瓶存放于上海博物馆陶瓷陈列室,设专柜长期展出,成为博物馆最著名的展品之一。人们可以在闲暇之余欣赏宝瓶身上的美丽桃纹。 

瓷器小常识

中国的瓷器,长期以来一直以青瓷为主,特别是长沙窑的釉下彩绘盛行以后,彩瓷在整个瓷器生产中占有了一席之地。明代开始,景德镇确立了中国瓷都的地位,生产的彩瓷,除了釉下青花、釉里红外,还有单纯的釉上彩以及釉上、釉下彩相结合的青花五彩或所谓的斗彩。

责任编辑:natha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