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品市场:疯长背后的内伤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12年3月全球最权威的艺术市场信息公司Artpri ce发布《2011年全球艺术市场发展报告》称,2011年张大千作品拍卖收入达到5.067亿美元,荣登全球之首,成功将老牌擂主安迪·沃霍尔和毕加索拉下马来。图为助推张大千登上冠军宝座的最大功臣——2011年于香港苏富比春拍上以1.9亿港元成交且刷新艺术家个人作品拍卖纪录的张大千《嘉耦图》,1947年作,画作纵184.5厘米,横95厘米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11年于嘉德春拍以4.255亿元成交的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这幅作品为历年公私所见齐白石绘画及书法作品中尺寸最大的一幅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11年于瀚海秋拍以2.3亿元成交的傅抱石《毛主席诗意册页》。这幅作品共八开,每开33×46.5厘米,是傅抱石创作顶峰时期的代表作,也是其艺术生涯最后的杰作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梁启超致梁启勋信札一通:梁思成和林徽因文定礼本。信札涉及了谁做大媒人、庚帖如何写,不同的人庚帖又如何设置,庚帖要用多大开本,聘辞由谁念等,非常详尽,且每步安排均极为考究,可谓梁思成与林徽因传奇婚姻的最佳佐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梁启超自用手杖
2012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是冲高回落的一年。自2010年风风火火步入“亿元时代”以来,被艺术品拍卖抢尽风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连番创造“亿”浪翻滚的奇迹,坐上全球头把交椅,用20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200年的路。不过,冲得过猛总有触顶撞着头的时候,大幅“跳水”,持续“走低”,就是2012年国内各大艺术品拍卖公司面临的尴尬。

  “亿元时代”其实难副。2012年亿元拍品的大幅减少只是表象,更大的隐忧来自疯狂生长落下的内伤,比如偷税漏税情况的大量存在、高价作品结算率未过半,均不利于艺术品市场秩序的规范。

  ◆中国艺术品交易首次位列全球第一

  事件

  2012年3月,全球最权威的艺术市场信息公司Artprice发布《2011年全球艺术市场发展报告》。报告称,中国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大艺术品交易市场。根据Artprice的统计,2011年全球艺术品拍卖总收入达115.4亿美元,中国成交总额在全球艺术品市场所占比重为41.4%。在全球成交总额排名前十位的艺术家中,中国艺术家也占据6席,张大千、齐白石将安迪·沃霍尔和毕加索拉下马,分别第一、第二;成交前十的拍卖公司中,中国公司占了一半。

  同类项

  2012年3月,欧洲艺术基金会发布《2011年国际艺术市场:艺术品交易25年之观察》,提到中国在全球艺术品市场所占的份额由2010年的23%上升到去年的30%,取代了多年的冠军美国,美国则以29%的份额列全球第二,比去年下降了5%。

  2012年6月,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发布《2011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报告称,2011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整体规模继续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市场交易总额达到2108亿元,名列世界第一,年增长率24%。

  点评

  各家机构因统计口径和对象范围有所不同,数据存在差异。但重要的是,它们得出的结论相当一致: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艺术品交易市场。不过,这个“第一”并不值得称颂,背后的水分不在少数,比如“假拍”与“拍假”等不规范之处。要想成为真正的世界第一,要学的是如何赢得口碑与尊敬。

  ◆高价作品结算率未过半

  事件

  2012年12月,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和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联合发布的《2011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统计年报》指出:2011年度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过千万元成交的581件(套)作品中,截至填报日(2012.4.15),仅有261件(套)已完成结算,结算率(以件数计)不到45%。其中未完成实际交割的不乏人们熟知的天价作品,如4.225亿的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2.3亿元的傅抱石《毛主席诗意册页》。

  点评

  买家拖欠货款甚至拍而不付将成为制约中国艺术品拍卖行业发展的第一大障碍。这一举动固然能保住真金白银,丢失的却是敬佩,甚至诚信危机将像一个黑洞吞噬违约人的事业和生活。一家国际大拍卖行就曾发生过这样的事,一位买家竞得一件艺术品后因经济问题无法按时付款,最后连保险、银行等都拒绝为他提供服务,导致其自杀身亡。

  ◆梁氏重要档案上拍引发争议

  事件

  2012年9月17日,北京匡时举办“‘南长街54号’藏梁氏重要档案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最大宗的一批梁启超档案即将公开拍卖”,包括信札、手稿、书籍、家具等近千件,总底价为5000万元。这次拍卖却引起梁启超直系后人的不满。10月8日,梁思礼(梁启超之子)、梁再冰(梁思成之女)等梁启超直系后人联合发表明称,对于此次拍卖活动的策划及其衍生活动并不知情。梁启超生前曾对家人交代,他离世后遗作都应捐献给国家,不能出卖。他们认为此次拍卖活动是违反梁启超意愿的,并且指出南长街54号并不是梁启超的故居,而是梁启超二弟梁启勋的故居,拍卖公司夸大了南长街54号和梁启超之间的关系。10月18日,北京匡时发布声明,就梁启超后人对该批拍品的若干问题作出回应,并对其深表歉意。不过,12月7日,梁氏档案还是如期上拍,且以6709.2万元全数成交。因为委托人不愿整体拍卖,这批手札拍完就分散了。

  点评

  征得“南长街54号”藏梁氏重要档案这样的珍贵拍品,拍卖行自是费去不少心力,借拍卖这一高台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批档案及其背后的故事,亦可谓拍品之“幸”。不过,为了让拍品尽快卖个好价而未经缜密研究就匆匆上拍、甚至分散上拍的做法有拔苗助长的嫌疑,而其中夸大宣传的营销方式尤其需要引起反思。

  ◆艺术品“查税门”爆发

  事件

  2012年4月,中国海关发起了一轮猛烈的艺术品查税行动,从艺术品运输行业入手,调查国内两家知名海外物流公司--诺亚、IFAS,涉及内地多家画廊、艺术机构、拍卖行和多位收藏家、投资人。今年并不景气的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多少受此影响,尤其是“海外回流”拍品数量明显减少。艺术机构到香港避税也渐渐成为发展趋势,甚至有人预测,香港的艺术品储存业务比如艺术银行等会被带动起来,将来内地藏家买了作品,很可能就直接存放在香港。

  点评

  合理避税甚至逃税在内地艺术界见怪不怪,这对于艺术品市场秩序的规范显然不利。不过,偏高的内地艺术品关税同样引人深思。在内地,进口艺术品是与奢侈品同属一类的。其中与中国签订优惠贸易协定的国家,艺术品原作的进口税率为12%(现降为6%),复制品的税率为14%。没有与中国签订优惠贸易协定的国家,艺术品进口关税为50%。此外,还有17%的增值税(或营业税)和12%的消费税(并非所有艺术品都需要缴纳),多种税费一经累计,使得艺术品进口的综合税率将超过30%。偏高的税率或将对外来文化交流造成阻力,影响中国艺术市场的长远发展。

  ◆内地拍卖"试水"国际化

  事件

  2012年10月7日,中国嘉德香港首拍收槌,两个专场300余件精品创出总成交额4.55亿港币的佳绩,为拍前估价的2.5倍。这是中国内地拍卖公司首次在内地以外独立举办的拍卖会,标志着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历史上至关重要的一步。今后嘉德计划在香港长期投资发展,每年定期举办春、秋两季拍卖会。

  同类项

  2012年11月25日,北京保利香港首拍收槌,四个专场400件精品创出总成交额5.2亿港元的佳绩。未来,保利香港每年将定期举办春、秋两季拍卖会,也会在新建的位于金钟太古广场的艺术空间定期举行艺术展览及专题拍卖。

责任编辑:李华莹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