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慎投资艺术品:锁定年轻艺术家作品

随着新生代的不断加入,收藏者的收藏目的已不像以往仅仅停留在文化这个层面,不得不承认,其中不少人是被巨大的利润空间吸引进来的。

现在的收藏市场中有一种趋势,把收藏当做投资,然而对于初涉其中的人,要想掌握好市场的节拍,是十分困难的。1997年香港回归时,邮品卖得很火,家住广州新华街的老工人何增强用自己的毕生积蓄买入相关题材的邮品,指望它们的价格能一路攀升,但是不到两个月,手中的藏品便开始大跌,结果被高位“套牢”。

近年在收藏品市场上活跃着一群手上有几十万元的年轻白领。他们在选择藏品时首选自己喜欢的东西,这些藏品可以做装饰品用,送人也不错,拿在手里不涨没关系,万一涨了更好。他们购买的目标,基本锁定在现代年轻作者或大师们二三流的作品,价格在2万元以下。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有些藏品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相当大的涨幅,但是如何兑现,选择什么样的时间兑现,是个技术性很强的活儿。文化市场的一位商家邵楷泽提醒,前几年百业兴旺,古玩艺术品领域涌进了一大批腰缠万贯的富翁,他们大把抛出钞票大量吃进高端艺术品,致使市场价格飙升。因此,对于初涉其中的一般收藏者把收藏当成投资需谨慎。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