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洗钱和反艺术品洗钱将长期博弈

文/小宋

高阳先生在长篇历史小说《胡雪岩》中讲述过这样一件事,清朝地方官员给京官行贿,先要按惯例到琉璃厂的字画古董店问路,讲清楚想给哪个大官送多少银子,然后字画店老板就会告诉他应该送一张什么样的画。而这幅画正是那位大官自己收藏的。字画店老板随后到大官家里,用行贿者事先给的银子买下那位官员收藏的这幅画,再将这张画交给行贿者。行贿者只需将这幅画完璧归赵即完成了行贿。字画价格的模糊性提供了行贿的安全性,整个过程完全合法,似乎并无铜臭之嫌,还充满了文人雅致。当然了,做这行的字画店老板都是老手,非常可靠,他只按规矩收一笔居间的手续费。可见,用艺术品洗钱之事古已有之。当我们为古人这种歪门邪道的“智慧”感叹的时候,其实今人一点都不落后,甚至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的。

中日财经问题学者姚耀对艺术品洗钱做了定义,“利用低买高卖的价格买卖,将钱以合法的交易方式,洗到目的账号。”说白了,也就是首先选择市面上适合用来洗钱的艺术品,并且低价买入,真假和作者都不重要,然后由市场以协议成交或者虚假成交的方式把艺术品价格疯狂炒高,这个时候往往有第三方介入购买,这时就可以用来洗钱了。这个洗钱的过程本质上是洗钱者的自拍自卖。

这种洗钱方式不仅造就了“雅贿”这种可耻的“中国式智慧”,如果将其做成规模,甚至可以将数十亿元的国有资产洗到个人口袋,一旦国资企业成立了艺术机构或者美术馆,那么对必然有国有资产被侵蚀的风险。高端地产商、跨国文物贩子、国际洗钱组织,这些势力的加入使得艺术品洗钱越来越成为一场“艺术战争”!

面对这场“艺术战争”就没人管么?无奈的是,在国内,对于艺术品洗钱还真就处于监管真空。我国不涉及对可疑的艺术品交易进行彻底调查,2006年出台的《反洗钱法》中也并没有涉及对可疑的天价艺术品交易进行调查的规定。如今,国内可疑的艺术品洗钱案例越来越多。尽管去年开始的艺术品交易查税和今年初的海关艺术品进出口查税成为了打击天价艺术品黑幕交易的突破口,但是单纯依靠审计制度来揭开并治理艺术品洗钱黑幕似乎并不现实。

日本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泡沫经济时代,利用艺术品和股东拍卖洗钱,已经是该国和一些国家的“老手法”了,姚耀看来,现在的中国和那个时期的日本很相似。大量不合理的资金投入到艺术品交易市场,必然带来很多的问题。欧盟最近在修改《反洗钱法案》,触角已经延伸到画廊,对超过1.5万欧元的艺术品交易进行备案。但是,一旦反艺术品洗钱成为明文法规,对于艺术品交易市场无疑又是一次致命的打击,求稳求增的“中国式”是不允许其出现的。但无论如何,能够使整个行业平稳进入净化期的规范化方法始终是必须的。在当前的条件下,艺术品洗钱和反艺术品洗钱在国内将是一场大规模的长期博弈。

责任编辑:八寶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