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市场:需求之困与征集之难

虽然文化部《2011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和英国艺术品市场联合会的数据,都表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品市场,但经历了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中国市场也在高峰之后出现了回落:截至2012年6月30日,中国艺术品市场交易金额为281亿元,环比下降34%,其中,高价拍品明显减少。世界艺术品拍卖巨头苏富比更是有着接近40%的下降幅度。

种种迹象,似乎印证了去年上海国际收藏论坛上,中国台湾藏家王定乾抛出的论断——“秋拍之后,拐点将现”。一年之后,2012年的秋拍又已进入收官阶段。昨天,王薇、胡志祥、赵力、马学东等收藏家、艺术经营者与研究者们聚集在2012上海国际收藏家论坛上,探讨艺术品收藏新理念,以及艺术品金融化实践。此次论坛上,世界艺术品市场的需求走低是几位观察者共同关注的话题。同时,今年秋拍显现出的“征集难”、“名品少”等问题也在嘉宾的演讲中多次出现。

文化经济学家克莱尔·马克安德鲁在分析2011年全球艺术品市场时指出:受到经济危机影响,全球艺术品市场的需求正在逐渐走弱。马克安德鲁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世界艺术品市场上93%的艺术品都是5万欧元以下的小额交易。藏家两极分化严重,高端市场和小额交易市场火爆,但市场中间层则相对乏力。同时,她认为,未来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成交金额仍将占据第一名的位置,同时,美国与英国的地位仍旧举足轻重。

与之相对应,“艺术市场研究中心”执行总监马学东在分析大陆市场趋势时指出,目前大陆艺术品市场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征集难。“今年,各大拍卖行花费很多心思在全世界范围内征集,但叫得响的拍品仍然少见,这和前两年的情况有很大不同。卖家都在观望今后的价格走向。”马学东分析说,“今年是一部分2010年进场的艺术品投资基金兑现的时候,因而也造成了市场成交量的萎缩。”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