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市场不见疯狂回归理性1
对于今天的颓势,市场将其归咎于宏观经济的影响、查税风波的牵连等因素,但是归根到底还是过度炒作引发泡沫的破灭。
2012年秋季艺术品拍卖市场已经过半,虽然市场上不乏千万级的拍品出现,但是以往的“亿元疯狂”已经戛然而止,而在这些天价背后,我们看到更多的是理性,而不是以往的疯狂。
熟货精品难挡缩水
在今年香港蘇富比的秋拍中,清乾隆十八世纪初张照《张照书韩愈石鼓歌》卷以6200万港元落槌,而同件作品在2010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的成交价达到了9026万港元,这无疑给那些判断市场已经走出低谷的收藏家“当头一棒”。
不仅是在书画市场上,在工艺品领域,重量级拍品也并没有给市场惊喜。10月29日,在中国嘉德2012秋季拍卖会中,“清乾隆御制金桃皮鞘‘天字十七号’‘宝腾’腰刀”以4830万元高价成交。而这件拍品的上一次露面是在2008年,当时以5890万港元成交,折合人民币5183.2万元。
炒作引发泡沫破灭
据有关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艺术品市场的成交总额飙升到了968.46亿元,而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从逐渐的复苏,到拍出亿元价格用了20年;但是一件艺术品从1亿元拍到5亿元,却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中国艺术品市场投资的疯狂让世界惊叹。虽然2012年的拍卖市场还没有完全结束,但是从目前的成交情况来看,成交额的大幅萎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虽然对于今天的颓势,市场将其归咎于宏观经济的影响、查税风波的牵连等因素,但是归根到底还是过度炒作引发泡沫的破灭。
在收藏领域有句老话:选得对、买得起、守得住、卖得掉。现在的很多投资者首先关注的是“选得对、买得起”,随后也会关注“卖得掉”,但是往往忽略的是“守得住”。现在的很多市场参与者讲的是资本运作、股权切换、频繁操作等方式。特别是前些阶段出现的利用信托基金介入艺术品投资的做法,更是让艺术品市场成为资本游戏的场所。前些年那些天价的拍品,有的是真拍,当然也不排除假拍。然而仅仅过了很短的时间,他们
会再拿出来重新上拍,以期获得更高的回报。今年市场的回落,无疑是这种泡沫破灭的最好证明。就拿宝腾腰刀来说,2005年,在德国拍卖会上估价6000欧元,以13万欧元成交,第二年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以4604万港币成交,获利三十多倍,2008年,苏富比再度上拍,只卖了5890万港元,今年以4830万元人民币成交,尽管媒体雀跃,但卖家还是小赔,哑巴吃了黄连。
市场回归理性趋势
藏家热情涌入艺术品投资市场是从2009年开始的,到2011年可以说这个市场已经疯狂了。2012年上半年,随着多种因素的交织,使得市场的投资热情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与其他的行业相比,古董交易行业应该是旧式行规里面最严密、最有系统、最有纪录的,因为无论古玩行业多么的神秘莫测,多么腥风血雨,古玩行业依然存在,这无疑是其最大的魅力,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藏家要“守得住”。
虽然2012年的秋拍缺少了疯狂的拥趸,但我们却收获了理性的市场,其意义无疑比“亿元时代”更大。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