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另类理财产品”须谨慎

近年来,各家银行通过所属的私人银行部门销售的“另类理财产品”风生水起,其中不少产品以特定收藏品或艺术品价格受益权信托方式发行的,例如普洱茶、五粮液、艺术品等。(见2012年9月22日《广州日报》)然而,有业内人士提醒,对于这类理财产品的投资风险,切不可忽视。

各家银行“另类理财产品”绑定的收藏品或艺术品各不相同:去年11月,工商银行和大益茶业集团合作推出了一款名为工银大益“黄金组合”一年期的普洱茶理财产品,全国限量发行500套,每套认购价格为10万元。目前,该产品已经完成了收益支付,实际收益率高达7.2%。除现金兑付外,也有一些投资者到期后选择了其所认购的工银大益“黄金组合”的普洱茶。近期,中国银行发行定向投资于“五粮液酒厂60年酿神封限量酒”,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为5.8%;建设银行推出“国投信托.盛世宝藏1号保利艺术品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为7%;民生银行理财产品民成为“非凡资产管理艺术品投资计划2号”, 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为10%;招商银行则推出了“艺术品赏鉴计划”,投资者可支付2%的管理费独享1年赏鉴权,也可随时已约定价格购入艺术品,等等。

青睐银行“另类理财产品”的,主要是部分高端理财投资者,或者说是资金雄厚的群体。尽管这些人“不差钱”,但投资的根本目的是通过理财实现资产增值,因此对投资风险不能不防。此类理财产品不属于保本类浮动收益型产品,首先存在本金亏损风险。其次,因挂钩的产品价格走势独特、波动性大,风险上也会被放大。另外,这类理财产品固定期限比较长,导致流动性差,也会使投资风险增加。

银行在推出“另类理财产品”时,给出的往往是预期收率即年化收益率。年化收益率是把当前收益率(日收益率、周收益率、月收益率)换算成年收益率来计算的,是一种理论收益率,并不是真正取得的收益率。比如,银行卖的一款理财产品号称91天的年化收益率为3.1%,若你购买了10万元,实际上能收到的利息是10万╳3.1%╳91/365=772.88元,而非3100元。另外,银行理财产品都有认购期、清算期等等,这期间本金不计算利息或只计算活期利息。

随着美联储宣布推出打开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全球各大央行随之重启债券购买行动,全球投资市场的流动性盛宴似乎即将到来,个人投资理财也将随之出现新热潮。理财专家建议,对“另类理财产品”,投资者须学习和了解相关知识,慎重选择,切忌盲目投资。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