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淘宝”前景看好

每一个在淘宝中成长的“亲们”都有一部血泪史。谁,没有因为卖家“美图”的诱惑而买回几件劣质品;谁,没有因为诱人的价格买回一件件垃圾货;谁,没有因为卖家的服务问题而扯皮骂娘?然而,B2C就这样呈几何级增长,如洪水滔滔,无法阻挡。无数人就在“因特奈特”上跌跌撞撞,茁壮成长,成长为骨灰级买手。过往种种,全当是“亲们”所交的学费。

而今,当艺术品世界的“淘宝”正酝酿风起云涌之势时,我们还会怀疑它们的远大前程吗?

艺术品网上交易,听上去很美,看上去也很美。可是在下一轮的艺术淘宝风云录中,我们是不是还需要再书写一部“血泪史”?尽管现在的网上艺术品交易尚在起步阶段,交易产品也尚在低端运行,但动不动以千、以万计的价格实在不是轻松的“学费”二字所能开解。

除了真伪之辨,在网上淘衣服和淘艺术品,二者性质相同,实则又大不相同。

型号、尺寸、颜色、质地,这些元素往往就可以决它是不是你心仪的产品。而艺术品的买卖,如果没有当面的打量,感受它的笔触、质感、气韵;如果没有反复的把玩、端详、比较;如果没有对作者的了解,对作品背景的探究,仅仅凭一幅美图,又如何让网络那头的人心甘情愿地掏腰包?

在一个信任严重缺失的年代,中国的艺术品交易诚信机制危机重重,连实体交易的陷阱都防不胜防,又怎能让人们对艺术品的网上交易产生信任?

凡此种种,都应该是电商们所应解决的难题。

那么,在下一轮的艺术品B2C的风云中,谁将成为下一个“淘宝”?其实,答案应该是明确的:谁最先制定出完善的诚信保障机制,谁能提供最周全的技术支持和技术创新、谁最有艺术的敏锐触觉、谁最善于开拓潜在艺术资源、谁最有战略的前瞻性……谁就可能是下一个艺术“淘宝”。

艺术淘宝,未来可期。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