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基金另辟蹊径 溢价回购构筑安全垫

艺术品基金作为近几年来国内艺术市场的新生事物,其目标指向高净值人群,但近一年来艺术品拍卖市场持续遇冷,同时,各地文交所相继整顿也直接影响了艺术品基金生存。不过,在目前市场偏冷的情况下,也有基金另辟蹊径,以“溢价回购”机制吸引投资者入场。

近日,深圳银创瑞财资本管理公司就发行了一只文化基金——深圳辰艺记文化艺术基金。据该公司总经理林进介绍,这只基金主要投资于中国近现代绘画作品,计划募集规模5000万元,存续期5年。

该基金相关条款显示,基金到期时,尚有未售出艺术品的,按照该艺术品购入价格附加30%的溢价,由普通合伙人——新疆力利记投资有限公司进行回购,回购收入计入基金财产,向全体合伙人进行分配。

资料显示,新疆力利记与银创瑞财均为北京力利记投资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该集团总资产约20亿元人民币,早年主要做私募股权投资,去年开始涉足艺术品市场,并设立了专门的艺术品投资公司,包括收藏顾问、投资交易、艺术品展示推广等。去年8月,红日药业曾以1.78亿元收购新疆力利记持有的康仁堂21.75%股权。

无独有偶,中信信托此前也发行了一款名为“龙藏1号”的艺术品投资基金,其设计的安全垫是:在信托资金达不到5%的年化收益时,基金管理人龙藏公司将按照5%的年化收益要求回购信托资产中的实物资产;当基金管理人龙藏公司因故不能履行该项回购义务时,中国中科智投资担保集团将代其履行回购义务。

对于变幻莫测的艺术市场来说,这种“溢价回购”机制虽然并不能完全屏蔽投资风险,但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信托本金和基本收益。

而据林进透露,他希望改变艺术品基金高风险、高收益的刻板印象,将辰艺记文化艺术基金做成固定收益类产品,预计最高年收益为15%。

对此,北京邦文当代艺术投资有限公司学术研究部总监赵孝萱表示,2011年的艺术热潮催生了各种名目的艺术基金,但艺术品基金不是单纯的金融理财产品,其最终获利的因素,不是金融能力与产品设计,而是真正能判断艺术品价格涨跌的能力,因此,判断一只艺术品基金是否具有投资价值,除安全因素外,基金操盘人艺术鉴赏能力更为重要。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