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古玩行贿 领导热衷收藏文物实为受贿之贪

【龙虎网报道】在近日召开的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工作会议上,一些来自基层的文博工作者向记者反映,近年来不少领导干部热衷于收藏文物,他们不时被不同的领导干部请去“看”文物,而这些文物多有行贿受贿或违法收购的嫌疑。

一位文物工作者告诉记者,有一次,内蒙古某旗一位干部找到他,让他帮忙鉴定一件清代的青花瓷器,并私下告诉他是受旗政府委托要送给某位厅级领导的礼物,一是询问文物的真假,二是询问是否适合送给这一级别的领导。

用古玩、文物行贿打通关节在我国由来已久,而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上收藏热兴盛,文物市场行情大涨,更多的投机钻营者看上了文物在行贿受贿中的价值。

目前,社会上把利用古董、名人字画、艺术品行贿受贿叫作“雅贿”,因为它带有文化色彩。其实,既然是贿赂,又何雅之有?无论是行贿者还是受贿者,无非是图谋利用公权力满足私欲。它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戕害,是对伦理道德的极端蔑视和肆意践踏,是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大敌。

一些贪官看中文物,一是因为大凡称得上“文物”的贿物,价值都数以万计;二是文物大都能够保值,而且升值潜力巨大;三是用文物行贿受贿风险低,一旦东窗事发,那些贿物很难折算成“贿金”。如此行贿受贿,不是比使银子来势更猛、更容易达成交易么?之所以有人要给这样的丑行冠以“雅贿”之名,就是因为这些人心更贪,手更辣,一面干着不法勾当,一面还要满脸精神文明地蒙骗世人。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