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市场掘地三尺寻找精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吴冠中作品《江南小景》。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赵少昂作品《雪竹珍禽图》。

艺术品市场进入调整期,不少藏家惜售,各家拍卖行施展全身解数,掘地三尺寻找精品。以广东保利为例,为了即将举槌的春季拍卖会,除了全国征集拍品,还“出动”了库存的精品。

据广东保利拍卖总经理张玉文介绍,广东保利2012春季拍卖会4月22日将在东方宾馆举槌,拍品共计562件,以中国书画为主,包括吴冠中的《江南小景》、赵少昂的《雪竹珍禽图》、黄宾虹的《云中石壁图》等名家作品。

“现在要找精品太难了。”张玉文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市场上‘熟货’居多,都是在市场上流通过的,要找一件没露过脸的‘生货’太难了,所以我们今年春拍,把库存的东西都拿出来了。好像赵少昂的《雪竹珍禽图》,2005年我们花90万元收进来的时候都嫌贵,没想到价格现在涨了很多。”

记者还了解到,不少大拍卖行还把海外征集作为春拍征集的重点,不仅因为回流的拍品多“生货”,还因为海外收藏者的收藏成本较低,面对市场变化的心态更平和,给国内拍卖行较大的议价空间。反之,内地大部分收藏者的藏品在近两三年间高价买入的,没有一定幅度的获利,藏家是不会愿意拿出来的。

另据记者观察,刚刚落幕的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虽然成交额高达24.65亿港元,但与2011年同期相比,拍品的上拍总量减少了553件次,而且此次苏富比还改变了销售策略,将艺术品的估价普遍下调。对此有业内人士提出,此举可能会在今年的春拍中引起新一波的“低估价”浪潮。

在广东保利春拍的图录中记者也发现,大部分书画作品估价都是偏低。对此张玉文坦承:“除了吸引藏家注意,还因为现在的市场行情是‘小东西’好出货,过千万元的拍品很难出手。但广东的艺术品市场一直没有大起大落,北京行情高歌猛进的时候,广东不见大幅跟进,现在北方市场开始回调,广东市场也没有跟着低落,这样理性的市场其实更加健康。”

责任编辑:八寶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