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交所"国38号文"后时代 彭中天:谁说不是好消息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积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财富之门谁来开启?

“作为金融巨头科瑞集团的创始人,他曾经参与发起民生银行、改组华夏银行、组建湘财证券、入股东方寿险的金融运作,也曾亲自操刀,力推五大龙头企业上市的资本运作,其中,包括世界果汁行业的NO.1安德利果汁。从事虚拟经济20余年后,却在不惑之年弃商从文,创立文化产权交易理论,引领文交所的发展。他总会在人生的关键节点做出惊人判断,他说人生无非从生到死,但每个人的体验不同,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

记者在北京金鼎俱乐部见到彭中天时,他刚从江西老家过年回京,他是一个念旧的人,至今仍然坚持回家乡过年,且一定过完元宵节才返程,他说更喜欢家乡的菜,也喜欢与少时的朋友聊天。

去年文交所遭遇的滑铁卢危机,并未使这位文交所背后文化产权交易理论的创立者显示出颓势,反而,仍然保持乐观态度和清醒判断,他说他对文交所的信念来源于对中国文化经济的信心,而超前的判断力似乎一直是他的杀手锏。

谁说“38号文”不是利好消息?

去年年底,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简称“国38号文”)给全国疯狂的文交所泼了一盆冷水。此后不久,中宣部等5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决定加强文化产权交易和艺术品交易管理的意见》(简称“49号令”)的正式文件,督促各地组织力量整顿文交所。

两大禁令明确否定了目前天津、泰山、汉唐、联合利国等文交所存在的“等额拆分”“集中竞价”“持续挂牌交易”“T+0实时交易”“人数未限”的交易模式。短短一年,国内文交所经历大起大落,从诞生、火爆、跟风、质疑到清理整顿,舆论普遍认为两大禁令将使文交所遭遇巨大挫折,甚至有评论说,2012年文交所或将经历生死大劫。

而作为中国文交所理论先驱和中国北京文化产权交易所筹备组负责人的彭中天却认为两大禁令恰恰是一个利好消息,“说明国家很清醒地看到其中的问题,现在各地的文交所交易量都不够,可能就会想一些歪招,如自己坐庄、瞎鉴定等等,这就会把交易所的信用丢掉,现在很多投资者已经对文交所这个新概念产生抵触,我非常痛心。”

“国38号文”出来后,彭中天担任首席顾问的北京东方雍和国际版权交易中心与有业务往来的几家中介机构和交易所联合发表了《北京宣言》,强调诚信和行业自律,他认为此时此刻文交所最需要的不是产品,而是信用。

彭中天说,目前文交所明显走急、走偏了,证券化太早了。文化要与金融对接,首先是产权化,必须明晰产权;第二是资产化;第三是金融化,第四是证券化,这个逻辑链是不可逆的,现在文交所一步就迈进证券化,确实为时过早。

“现在大家都不理性,其实交易所有自己的逻辑,它是要素的高端流动市场,目的是让文化资源流动,但现在各地都做,反而变成了画地为牢,限制了流通。文化资源本来就分散,现在被各地文交所切割,就变得更分散,养不活交易所,交易所需要巨量资源,我为什么把交易所叫做独立第四方呢?等于是在买卖双方及中介方之外增加了一个环节,如果你不便宜,凭什么增加这个环节?所以,目前的文交所模式是违背交易所逻辑的。”

此外,彭中天分析,目前文交所的人才也太过分散,不利于降低交易风险。“在我的视野中,对文化产权理论和实践上有深入研究的专家,全国也就十几个,现在一下子建立六十几家文交所,怎么顾得过来?应该把这些人才集中起来,合力运作几个文交所,才可能创新。所以现在建的这么多,我也是反对的。”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