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滨:佛曰大光明相——品王迦南绘画三味

一 渐修

僧众之修炼,不外佛教之小乘与大乘二种途径,小乘讲渐修,大乘靠顿悟。而对画家之修养来说,可谓异曲同工。王迦南先生的绘画艺术,便是一种这样的过程。

传统与创新是艺术生命的不二法门。不辨传统,俗称“野狐禅”拘于传统,便是“画奴”

迦南先生,积四十年之功力,举凡山水-人物-传统之根基自不在言。从六朝张僧繇之没骨,到唐代大小李将军之金壁,从徐熙之敷粉,到石涛之搜尽奇峰打草稿,在中国绘画艺术的海洋里,汲取着营养。

这种渐修的过程,并不是艺术家的最终目的,只是到达艺术顶峰的手段。但传统功力越深,束缚也越深。跳出巢穴,成了画家的最大障碍。

僧众渐修,企达佛国彼岸;艺术家修炼,更重要重塑自我。这个中滋味,从肉体上是痛苦,是挣扎;在精神上是彷徨,是迷茫!

__________路在何方?

二 顿悟

西方世界,开拓了迦南的视野。中国传统的绘画理论,知道迦南去更广阔的世界里实践。从”林泉高致”到”画禅室随笔”,从”历代名画记”到”苦瓜和尚画语录”,这一切,终于打开了迦南的”天目”_______顿悟:”我自用我法”。

迦南一变传统风格,大胆泼墨,绘画艺术升华到一种挥洒自如,随心所欲的境界。将泼彩功夫用到极致,“大胆落墨”为创作灵魂。但传统功力无处不在“小心收拾”艺术实现完美统一。”狂而不怪,乱而不紊”!

_______登上彼岸的迦南,能否成佛?

三 大光明相

迦南在痛苦的裂变中,重塑了自我,如“凤凰涅槃”。

迦南创立的重彩中国画,别开生面。重叠的山峦,寓于大千世界;画家的心胸,与天地宇宙共鸣!登上自由王国的迦南,创作的泼彩山水,赢得了国际上的极高赞誉。

唐代孙过庭在书谱中称艺术家的最高境界是“物我两忘”,这是精神世界里的大光明相,是心灵与艺术双重解脱的最高境界。

迦南的绘画艺术 炉火纯青。

“我画非画,画我非我”,笔者如是说。

正是:

       南无阿弥陀佛,

       僧俗众口高唱。

       迦南独得三味,

       佛曰大光明相。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