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滨:佛曰大光明相——品王迦南绘画三味
一 渐修
僧众之修炼,不外佛教之小乘与大乘二种途径,小乘讲渐修,大乘靠顿悟。而对画家之修养来说,可谓异曲同工。王迦南先生的绘画艺术,便是一种这样的过程。
传统与创新是艺术生命的不二法门。不辨传统,俗称“野狐禅”拘于传统,便是“画奴”
迦南先生,积四十年之功力,举凡山水-人物-传统之根基自不在言。从六朝张僧繇之没骨,到唐代大小李将军之金壁,从徐熙之敷粉,到石涛之搜尽奇峰打草稿,在中国绘画艺术的海洋里,汲取着营养。
这种渐修的过程,并不是艺术家的最终目的,只是到达艺术顶峰的手段。但传统功力越深,束缚也越深。跳出巢穴,成了画家的最大障碍。
僧众渐修,企达佛国彼岸;艺术家修炼,更重要重塑自我。这个中滋味,从肉体上是痛苦,是挣扎;在精神上是彷徨,是迷茫!
__________路在何方?
二 顿悟
西方世界,开拓了迦南的视野。中国传统的绘画理论,知道迦南去更广阔的世界里实践。从”林泉高致”到”画禅室随笔”,从”历代名画记”到”苦瓜和尚画语录”,这一切,终于打开了迦南的”天目”_______顿悟:”我自用我法”。
迦南一变传统风格,大胆泼墨,绘画艺术升华到一种挥洒自如,随心所欲的境界。将泼彩功夫用到极致,“大胆落墨”为创作灵魂。但传统功力无处不在“小心收拾”艺术实现完美统一。”狂而不怪,乱而不紊”!
_______登上彼岸的迦南,能否成佛?
三 大光明相
迦南在痛苦的裂变中,重塑了自我,如“凤凰涅槃”。
迦南创立的重彩中国画,别开生面。重叠的山峦,寓于大千世界;画家的心胸,与天地宇宙共鸣!登上自由王国的迦南,创作的泼彩山水,赢得了国际上的极高赞誉。
唐代孙过庭在书谱中称艺术家的最高境界是“物我两忘”,这是精神世界里的大光明相,是心灵与艺术双重解脱的最高境界。
迦南的绘画艺术 炉火纯青。
“我画非画,画我非我”,笔者如是说。
正是:
南无阿弥陀佛,
僧俗众口高唱。
迦南独得三味,
佛曰大光明相。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