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17世纪的黄花梨床 主人想为它找到好归宿

“这是见证了湖南历史的文物,我最大的愿望是本地的博物馆收藏它,其他个人出再高的价位,我也不会转让。 ”近日,56岁的张新生向记者谈起了他最得意的藏品——17世纪黄花梨架子床。在日前举办的中央电视台“民间寻宝,走进长沙”活动中,这件藏品被权威专家一致推选为“长沙十大民间宝物”之一,并成为10件宝物中估价最高的藏品(其中有一件宝物未给出估价)。
为寻宝物辗转三省区
“当时我不惜卖掉了收藏多年的整整两车古家具,凑足18万元,才买把它买了回来。”谈起收藏这件黄花梨架子床的经过,张新生感慨地说。上世纪90年代初,张新生听说望城县有一张黄花梨架子床,立即赶去,没想到已被一名桂林人收走了,他马不停蹄赶往桂林,不巧的是这张床又被一贵阳人淘走。张新生追寻到贵阳,总算见到宝物的“庐山真面目”。几趟下来,路费、运费就花了8000余元。
“上世纪90年代初,长沙收藏界对古家具收藏认识很浅,圈里很多人都不能理解我的作法。”张新生说,北京、上海的古家具收藏起步比长沙早得多,很多外地藏友专程赶到长沙欣赏,认为这张床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藏品。
耗时13个月恢复原貌
当初,这张黄花梨架子床被历史的尘埃层层包裹。按照古物收藏的一般规则,应当保持藏品的原状,张新生一直不敢对其轻举妄动。通过几年的学习、考证,张新生得知,黄花梨色彩明丽、纹理细致,经过清洗才能展示其本来面目。他费尽周折找到中国古代家具权威王世襄,又请来博物馆的专家现场指导。耗时8个月,前后清洗了5遍,这张床终于显露出黄花梨本来的明黄色泽。2004年,张新生又耗时3个月,辗转福建、浙江、上海等地,订做仿古的棕绷、藤席,终于使这张黄花梨架子床恢复了历史原貌。
想为藏品找个好归宿
据考证,黄花梨是郑和下西洋时,从南洋(包括海南岛)采购的珍贵木料之一,受到明代皇室青睐。这件藏品用海南黄花梨制作,工艺讲究,采用鼓腿彭牙式,内翻马蹄腿。平面起阳线,所有阳线表面采用凹挖工艺。张新生认为,这件藏品很可能是长沙藩王留传下来的。
在全国有“馆藏文物在北京,地下文物在陕西,流散文物在湖南”的说法。“流散的古物中,不乏极具价值的物品。流散文物和出土文物的保护应当同步,希望本地博物馆重视民间流散文物的收集。”张新生说,因为资金的限制,他手里的大量古家具都已转让,仅留下4件最具价值的藏品。张新生希望将来能在本地博物馆为它们找到最好的归宿,让更多湖南人了解家乡的历史和文化。
湖南省文物鉴定中心首席鉴定专家黄念曾介绍,黄花梨是十分珍贵的木材,特别是海南黄花梨,现已基本绝种。这件藏品为明代样式,简洁明快,保存完整,整体框架没有修复痕迹。黄花梨的床以拔步床较多,黄花梨架子床更为罕见。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