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绿泥石假冒田黄
寿山田黄石价格连年暴涨,今秋十月一件明代田黄石雕刻瑞狮镇纸,重约200余克在香港拍卖成交价4167.92万港元,创世界纪录,大概折合人民币20万元/克,据说精品田黄石均价已达8000元/克。
一则报道:某君花63万元买来一块田黄石章,可最后鉴定竟是廉价的“绿泥石质假田黄”,法院判决售者退还40万元(购石者原已讨回23万元不在此内),“田黄”退回。>这绿泥石究竟是何物?竟能假冒“石中之王”田黄。绿泥石又称“绿泥软玉”石,产辽宁岫岩县,质地晶莹半透明,滑腻质净,光泽上佳,手感温润,这种泥质玉石实际上是蛇纹软玉的绿泥石化,硬度仅1.5至2级,有浅绿、灰绿、深绿、青灰诸色。最初作为玉雕用材,但效果不佳,后被篆刻家发现,成为印石品种之一。近几年绿泥石被人经高温高压染成通体黄色,混充田黄,高价牟利。这高仿绿泥石假田黄光彩夺目,甚至能骗过对田黄石不太了解的鉴定人员。
今秋,有北京朋友携来长12厘米,2厘米见方石章,色黄湛然可爱,如熟栗甚透,雕有薄意山水,民国名家刻款治印。来人说已请高手鉴定为上品田黄石,萝卜纹明显,红筋赫然,重数十克,是从拍卖会上竞得,成交价十余万元,洋洋得意。吾细细审视后告知:这“田黄”是用辽石(绿泥石)染色作假而成。依据是:石色虽黄但色泽不自然,浮露邪光,内泛青色,石质粗松,缺少田黄石的莹澈、温润、细腻、通灵、凝脂特点。印文刀法僵直无金石气,包浆火气盛,所谓红筋乃是染色时染料之色侵入石的裂痕处堆结沉淀烘焦后色素变深所致,石中疑是萝卜纹粗乱,是辽石内常见之流纹,放大镜照看石内有矿物质黑点均匀分布,拿指甲用力刮刻石棱处,白色粉痕立见,这皆是典型辽石特征迹象,来人听后沉默许久,只说了一句话:“吃药了”。
我友上海印石专家袁慧敏说:“鉴别田黄石应从形状,色泽、石皮、萝卜纹、质地、手感等几方面入手,此中学问很深,非一般玩家能够深入掌握,买家应多观察,接触真正田黄石实物,才有感性认识,上海常有田黄石陈列,展览、有空多去看看。”据笔者所知沪上名印家韩天衡、童衍方、陆康、陈茗屋、童辰翊等先生对田黄石鉴定颇有经验。买者遇到困惑应多请教专家。收藏田黄石本是雅事,但蕴含风险,倘若花巨资购到假田黄,一着不慎血本无归,美好生活就此快乐不起来了,于身心不利。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