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菲社:中国当代艺术品迎来“好时光”

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金融市场的良性发展使中国当代艺术家从中获益,无论是极富盛名者,还是无名之辈都享受着这种大好时光。

伦敦索思比拍卖行中国当代艺术专家乔纳森·克罗克特指出:“现在全球艺术品市场的目光焦点集中在中国当代艺术上,这是一个最火热的市场。”

近两三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价格大幅增长。10年前花大约1万美元就可以买到一幅岳敏君或张晓刚的画作,但是现在,他们作品的价格已经上涨到10万美元,有的甚至涨到100万美元。”克罗克特说。

从2004年开始在香港举行中国当代艺术品拍卖会的索思比拍卖行刚刚又打破了它在9月于纽约创下的3800万美元拍卖纪录,在此次香港秋季拍卖会上拍得4250万美元。2006年全年,索思比拍卖行中国当代艺术品的拍卖总额为7033万美元。

“如此佳绩证明了中国当代艺术品在拍卖市场上的实力,以及这个市场对中国当代艺术品的信任。”香港索思比拍卖行中国当代艺术部门主管伊夫琳·林(音)指出。

然而,并非所有热爱艺术的人都准备为某一位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竞拍。“我喜欢曾梵志的作品,但是我却不会花那么多钱去购买他的画。在全球艺术界,中国还没有占据中心位置。中国的艺术家也还不能与安迪·活霍尔这样的大师相比,因此我无法想像自己会花那么多钱去买一幅画。”一位参观过香港索思比拍卖精品展会的观众说。

在建筑系教授威廉·林(音)看来,许多中国新秀艺术家的作品价格“太高了,高得有些离谱”,但是,他也认为这正是一个市场自然选择的时期,“一些人会永远留在这个市场,另一些人则会被淘汰”。

还有参观者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艺术家们将获得更广阔的展现空间,无论是那些已经赫赫有名的人,还是无名之辈。我购买他们的作品是作为一项投资,因为我看好这个市场,我认为买一幅中国艺术家的画作要比买西方艺术家的更有可能升值。”

香港的艺术品投资市场中,75%的投资来自亚洲买家,主要为中国人。“对于可能出现的泡沫,我们并不关心,因为艺术市场一般都会追随金融市场,而中国经济在未来二三十年内仍将增长。”克罗克特说。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