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秋拍看中国当代艺术的走向

熊市之下,方显英雄本色。从上月的苏富比(微博)开始,市场的颓势便已暴露无遗。上期杂志我用了“二次探底”的标题来概括此次拍卖,并且指出“大盘腰斩”,当然是相对春季尤伦斯专场创出了空前佳绩而言。不管如何,当代艺术在过去的一年算是坐上了过山车,在春季创出新高,到秋季又跌入冰窖。

在随后北京进行的拍卖中,周春芽(微博)成为唯一市场呈上升趋势的明星艺术家。嘉德《剪羊毛》3000万以上的价格是周春芽原来纪录的三倍之多。随后翰海的红石再过千万,周春芽风头已无人能及。与之对应的是媒体对于岳敏君市场命运的争论,有媒体甚至以“看跌岳敏君”为封面文章标题。尽管事实证明岳敏君市场有惊无险,但是此番对比却也令人深思。

力挺周春芽的收藏大鳄刘益谦此前即预言,周春芽、曾梵志和刘小东会成为下一波的市场明星。刘的观点显然隐含了与中国写意绘画传统有关联的当代艺术会成为未来主流的判断。与之相对,看空岳敏君的说法也暗示了以“中国表情”为卖点的当代艺术正被市场边缘化的事实,岳敏君不幸被当作了标靶。

蔡国强的跌落似乎也不可避免,奥运烟火师的身份对于蔡国强的艺术生涯是把双刃剑,在艺术家获得最大曝光度的同时,神秘感也随之消失,表现在拍场上便是接二连三的流标。蔡国强以及所谓海外天王们其实也都是大打“中国符号”牌的艺术典型,对于西方人颇有效的工作方法本地人似乎并不买账。

资本下一步要选择什么样的艺术,想必是很多人都在思考的命题,这里面有巨大的经济利益。以王沂东、艾轩、杨飞云为代表的写实绘画因为与当代生活的脱节或许不可能走得更远。罗中立等人的乡土思路似乎已经后继无人。在市场上,他们的风头也早已被张晓刚(微博)、刘小东、曾梵志、刘野等人盖过,显然市场更想要跟今天的中国人情感更接近的艺术作品。那么年轻的一代该如何出牌?谁可以代表21世纪的中国?屈指算来,还真不敢妄下结论。这恐怕才是收藏或者投资艺术的魅力所在。作为游戏的参与者,谁都可以有自己的结论,但是必须以巨大的投入作为代价,不管是付出金钱还是投入精力。谁也不能预言未来,但是从我经历的秋拍来看,中国当代艺术这艘大船已经开始猛烈的转向,接下来的故事一定会更精彩。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