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级文物上拍为何“生不逢时”

昨天、今天两天,北京匡时拍卖公司携百多件秋拍重头拍品来上海大剧院举办巡展,一件堪称国宝的元人书法长卷 《瑞鹤诗》首次面世,估价过亿,但匡时老总董国强却直叹其 “生不逢时”,这却是为何?

匡时此次秋拍“好货”如林,包括唯一一张来源可靠且入藏过故宫的唐伯虎真迹《自书诗卷》、荣宝斋旧藏并被著录20多次的郑板桥《竹石图》、石涛晚年精品《剩山残水》、徐悲鸿抗战时期代表作《柳荫三骏》、弘一未出家前罕见的楷书长卷、启功最长书法手卷《琵琶行》等,但头牌却是这件元人书法长卷《瑞鹤诗》,而且,其他拍品都是真身来沪,唯有这件长卷是复制品展出。

董国强感慨道,在自己的拍卖生涯中,可能会有更昂贵的拍品,但是没有比这件更为珍贵和重要的了。他说,这件 《瑞鹤诗》上有中国现存最早的元代隶书,长卷共有六位作者的诗歌墨迹,这六人中,有四人的墨迹是存世孤本,另两人还各有一件存世作品,分别收藏在著名博物馆内,但诗文内容逊色得多。长卷上的诗由于填补了学术空白,将被收入明年出版的 《全元诗》中。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元代名家墨迹就可以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即国宝,而这件长卷写于元初,作者全都是宋元之间的名人。

长卷经由明清两代名士文豪文征明等递藏,清末被上海道台蔡乃煌收藏后,一直未现于世。此次从美国旧金山蔡家后人处征集来时,还有一段趣闻。之前匡时的业务人员去美国看货时给了10万美金的估价,蔡家后人也不了解其珍贵之处,接受了估价。董国强自己去美国看到拍品后,惊喜地告诉他们,新的估价可能足够他们在旧金山买好多套别墅了。但唯一可惜的是,由于本月初作为内地拍卖风向标的嘉德秋拍遭遇成交量明显下滑,市场买气不足,让所有在此后举办秋拍的公司迅速调整估价,因此,董国强认为这件国宝真是 “生不逢时”,只能给出可望突破1亿元的保守预计。

此件国宝级手卷已经引起了很多大藏家和机构的关注和接洽。董国强希望长卷能够留在国内,如能被博物馆收藏更是理想的归宿。根据现有法规,国家可以以拍场上的最终成交价来优先购买这件拍品,因此,这件世所罕见的国宝最终花落谁家将是一个悬念,有待于12月3日在北京拍卖见分晓。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