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国强:艺术品价格增长面临国民审美认知差距

匡时拍卖总经理董国强今日在新浪金麒麟论坛“个人投资的全球配置时代”分论坛演讲中表示,中国艺术品市场现在处于价格的历史高点,但还有价格增长空间,国民审美认知差距是艺术品市场发展的最大障碍。

以下为董国强发言实录。

这里面可能有一个大家不了解的情况,因为中国我们有社会原因,有历史原因,我们很多画家,很多优秀的艺术家,在他们创作最旺盛的时期,他们的精品都是流向了民间。再一个,有一些画家可能一辈子不舍得送人,或者卖掉的作品留给了子女,子女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也让它流向民间,甚至流向海外。而且我们知道近现代的美术大师们,没有几个人有美术馆、博物馆、纪念馆,也就是说很多近现代大师,他们最好的作品不是在博物馆,是在民间,是在市场上可以流通的。包括古代的艺术品,很多也可以在市场上流通,因为我们圆明园被抢过,溥仪的特别他也让溥节偷出去一些东西,那都是国宝,通过私下的渠道流向国外,流向民间,这些东西陆续拍卖在市场上露面。我们现在跟西方比,这种可能性几乎不存在。西方最一流的艺术品,几乎很难在市场上出现。一流的作品在欧美博物馆,我们不难想象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文艺复兴作品在市场上出现,这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因为他们有几百年的现代文明。我们因为这样的社会原因,造成了我们最一流的艺术品在市场上流通,比如齐白石《可惜无声恻印》拍了不到一百万,这是齐白石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也就是说北京画院北京市齐白石的作品最多,他也不见得有这样的作品。我们知道像张大千这样的人一生在卖画,他基本上不留什么作品,最好的作品都在市场上流通。古代的不用说了,连我们的玉玺,太上皇帝这些东西都是可以在市场上通过交易变成个人收藏,这是我们艺术品市场和西方艺术品最大的不同。

我们现在用我们一流大师一流精品的价格,跟西方可能是二流,甚至三流艺术家作品在比较,这样比较我们的价钱跟他们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这其实是一个常识,很多人会忽略这个问题,单纯是一个价格比较。

主持人王凯(微博):还有一个价格的增长空间是吧。董先生怎么看?

董国强:西方艺术品早就卖到几亿人民币了,这是很多年前的事了。我同意刚才赵老师说的,艺术品在中国现在面临一个最大的发展障碍是什么?还是国民审美认知需要提高的空间。我曾经跟别人说过,我说毕加索一张油画卖几千万美金,没有一个欧洲人说他花几千万美金买一块布。但是齐白石在中国卖几个亿,网上有大量人说花几个亿买一张纸,这就是认识上的差距。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