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群众艺术节•京韵陶然游园综艺晚会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11年9月9日,一台由区文化委主办、区文化馆(南区)承办、且极具北京宣南文化特色的“2011西城区群众艺术节暨京韵陶然游园综艺晚会”在陶然亭公园华夏名亭园内拉开帷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次京韵陶然游园综艺晚会以演出、展览、现场制作等多种形式进行。同时,华夏名亭园内地形丰富由湖水、名亭、游道相结合。活动充分利用场地优势以景为情,实情实景,情景相依,相得益彰。

活动共分为“陶之然月满云绘楼”、“京之韵水映百坡亭”、“弦之音天籁绕二泉”、“燕之影寸尺说乾坤”、“翰之墨丹青映兰亭”五个场地,涉及京味综艺演出、歌舞、民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书画等多种群众文化内容,不仅体现出丰富的陶然亭文化,更加突显老北京特色。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陶之然月满云绘楼

“陶之然月满云绘楼”作为本场演出的主会场演出,分为上篇: 雅韵与下篇:颂韵。整场晚会以京腔京味为基调贯穿全场。演出以北京河北梆子剧团的戏曲彩绸舞:《天女散花》拉开了序幕, 包括:由北京歌舞剧院曲艺团、国家一级演员王树才带来传统的北京琴书《长寿村》《礼尚往来》;北京歌舞剧院曲艺团、国家一级演员杨菲带来梅花大鼓《霓裳羽衣》;2010年荣获北京市“椿树杯”京剧票友大赛少儿组特别奖的巴特带来的少儿京剧《贵妃醉酒》;北京河北梆子剧团 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王洪玲带来了河北梆子《王宝钏》;西城文化馆(南区)演员周春辉带来的京剧《击鼓战金山》;中国评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谷文月带来的评剧《花为媒》等12个优秀节目。

整场演出精彩绝伦,突显老北京特色,丰富陶然亭文化,以极具北京特色的宣南艺术为支点,折射出新北京、新西城的和谐盛世。传统与时尚并进,继承与创新共存,充分运用多种丰富的艺术手段,为百姓献上一台凸显京味特色的艺术盛宴。

京之韵水映百坡亭尽展北京特色

第二铺台的“京之韵水映百坡亭”歌舞综艺类节目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整台节目极具北京特色,牛街街道舞蹈队的舞蹈《盼团圆》、椿树街道舞蹈队的舞蹈《梨园情梦》、大栅栏街道舞蹈队的舞蹈《荷塘语丝》等节目在交相辉映的水中舞台呈现出中秋佳节的独特风采。

西城区南片文化馆的“艺海合唱团”创编的鼓曲合唱《重整河山待后生》以互动演唱的形式再次拉近百姓与演员间的距离,整场演出以景为情,以情为景,情景相依,折射出新北京、新西城的和谐盛世,游园观看的百姓约200人,节目赢得观众热烈掌声,晚会圆满成功。

弦之音天籁绕二泉

第三辅台“弦之音天籁绕二泉”围绕“挖掘文化内涵,展现文化魅力,传承文化财富,发展文化生产力”整体活动的宗旨,节目由本馆业务干部演奏二胡,与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的扬琴老师共同合作完成了《二泉映月》、《赛马》、《彩云追月》、《良宵》、《茉莉花》等一系列经典传统民族音乐,还演奏了数首《菊花台》这样耳目一新改编的新民乐。

在这样一个诗情画意的时间和曲径通幽的地方,观众游走在几个会场之间,隐约听到悠扬的二胡伴着扬琴的声音阵阵飘来,甚是惬意!从而不断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与时尚潮流并进的画面和映像的同时,引来无数观众驻足观赏,听到欢心处更是阵阵热烈的掌声加之鼓励,有些观众索性直接与演员交流心得,“点来”他们喜爱的曲目与在场的其他观众一同分享,如此一番表演更加拉近了百姓与演员心的距离,也着力突出了中秋时节群众文化的另一面雅人深致。

燕之影寸尺说乾坤非遗展溢彩

在第四辅台,我区1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燕之影寸尺说乾坤”版块中进行展示。

活动中,脸谱绘制、彩蛋绘制、剪纸、面塑、空竹、传统益智玩具、艺术宫灯、核桃挂饰、皮影制作、北京砖调叭叭鼓等10个项目进行现场展示,手工艺人们通过双手,塑造出精美别致的传统手工艺品,尽展传统工艺的精湛与美妙。展演期间,参观游客达二百余人。

同时,由北京皮影剧团搭台演出皮影戏,深得小朋友们的喜欢。其中,演出了《三打白骨精》《龟与鹤》等传统剧目,让游客们感受传统文化的精华,体验寸尺说乾坤的无穷魅力。

翰之墨丹青映兰亭

9日晚18:30—20:00,《翰之墨丹青映兰亭》书画活动于第五辅场兰亭内举办。活动共分书画展及书画笔会两部分,当日参加活动的书画家有纪大年、杨霭昌、赵虹、刘建国。书画家们于兰亭内现场挥毫后,其作品被悬挂于兰亭之外进行展示,共作书画作品20余幅。

作品围绕“中秋、菊韵、兰亭”的主题,尽舒爱国情怀,以笔墨丹青颂扬时代精神、继承传统文化。此次书画活动举办在园内,与陶然情景相依,凸显京味特色,引来群众纷纷驻足,亦有许多书画爱好者前来学习观摩。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