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智化寺音乐节隆重开幕

为了进一步宣传和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营造中秋节日文化氛围,为观众带来原汁原味的古典音乐,让大家进一步了解和喜爱智化寺京音乐等一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文博交流馆于9月12日在北京智化寺内成功举办了第二届智化寺音乐节。

参加本届音乐节的有西安都城隍庙鼓乐社、福建泉州南音乐团、河北涞水县高洛古乐音乐会、北京智化寺京音乐队,还有中央音乐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以及明慧茶院茶艺表演师。为观众演奏了带有盛唐遗音的《游月宫》,素有清音雅调之称的《望明月》,威武雄壮的《粉蝶大套曲》,古朴典雅的《清江引》等曲目。让观众在传统节日里欣赏到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中国古典音乐,加深民众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增强了民众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

在座谈会上,来自文博界、音乐界、旅游界、演艺界的专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类项目的保护与推广”为主题,开展了演讲和讨论,为智化寺京音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发表独到见解。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市文物局相关领导与来自禄米仓等八个社区的居民共同欣赏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器乐展演和“丝竹咏月”主题音乐会。

本届智化寺音乐节通过组织专家座谈会、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器乐展演和“丝竹咏月”——主题音乐会,达到“展示非遗,扩大影响,传播文化,开拓市场”的目的。

背景材料:

智化寺京音乐。

智化寺京音乐是我国现有古乐中惟一按代传袭的乐种,她集宫廷音乐、佛教音乐、民间音乐于一体,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西安都城隍庙鼓乐。

西安鼓乐,是迄今为止在我国境内发现并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间器乐乐种之一,脱胎于唐代燕乐,后融于宫廷音乐,安史之乱期间随宫廷乐师的流亡而流入民间。

西安鼓乐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结构完整、风格独特,在我国民族音乐宝库中具有重要价值。被称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中国古代音乐的交响乐”,于2009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西安都城隍庙鼓乐社是西安地区最为著名的鼓乐社,也是西安道派鼓乐的代表性乐社,其乐曲清雅脱俗如人间仙乐!历来城隍庙的道众除日诵功课外,还采用口传心授的传统模式传习鼓乐。时任西安都城隍庙住持兼鼓乐社社长的安来绪道长(1895—1977)通道明德、谦和待人,加之演艺卓绝,故被后学者尊为一代鼓乐大师。与华彦钧(《二泉映月》作者)同时列入《中国音乐家大辞典》。

福建泉州南音乐。

具有闵南风格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南音又称弦管、南曲、南管、南乐等。是闽南人千百年来世代传承,深受广大民众珍爱的音乐文化遗产。南音的旋律典雅、委婉,素有“清音雅调”之称,擅长于表现细腻的情感。每年农历的二月十二日和八月十二日,南音馆阁的弦友们都会举行隆重的仪式祭拜乐神孟府郎君。拜师、拜馆等仪式和社会交往活动构筑了和谐的人文景观,与南音的表演活动一同构成完整的文化生态。

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安镇北高洛音乐会。

河北涞水县高洛古乐音乐会是活跃在京津冀一带的民间音乐组织。他们所表演的高洛音乐风格端庄、古朴,其曲牌名可见于唐宋词牌和元明戏曲曲牌。高洛音乐分为文坛和武坛,文坛主要是宣唱佛教宝卷;武场则是吹奏和打击合奏乐曲,其乐器编制、演奏曲目、音乐风格大都与智化寺京音乐同源同类,同样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