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制交通工具——环保的另类时尚
比较中西竹文化差异下的竹设计风格的差异,并从竹传统的应用、欣赏中找到共识,从而探寻当下以竹为创作材料设计的诸多可能性,是首届北京国际设三年展“‘知’竹”单元展主题的意义所在。
日本京都大学的松重和美教授、菲律宾设计师陈-英格尔伯特以及荷兰设计师卡特-艾高塔等著名设计师应邀带来了各自研发的现代竹设计交通工具,结合当代科学技术,赋予竹子以时尚、舒适和环保的当代设计意蕴。

此产品是菲律宾Kawayantech公司为鼓励幼儿使用自行车而设计的。这款车没有曲柄和踏脚,是为了儿童能集中注意力关注推行和保持平衡,而不用顾虑撞到脚踏板。

该产品是菲律宾视觉艺术大师陈-英格尔伯特 (Englebert Chan)在2010年12月设计制作的,为了向大众展示竹作为建筑材料的多样性。佛肚竹(Buddhas Belly)一般被认为是一种装饰性的植物。陈-英格尔伯特试图改变这种观念。装饰用的竹也是具备实用性的。该车运用漫游式设计带来一种悠闲、快乐的骑车感受。

荷兰新锐设计师卡特-艾高塔(Karta Agotob)利用竹代替钢铁材质,设计了自行车身及配件。另外,他还利用竹纤维设计开发了竹帆布,制成的服装和袜子具有耐磨和容易洗涤的特点。骑上这款竹制自行车,身穿竹制户外运动衣去兜风,一定会是好心情的旅程。

这款竹电动车是林斯比得公司(Rinspeed Inc.)的近期作品——“竹”概念车,车子简单但是精致的地方在于它的内饰所使用的竹子部件。简洁形式但工艺精良,在波尔多红色的座椅边上采用竹子和Rizzi鸟的装饰,艺术地表现苏黎世纺织工人Weisbrod对于竹子生存危机的担忧。

日本京都大学松重研究室(Matsushige laboratory,Kyoto University)研究人员近年研制出一款竹制电动车“Bamgoo”,这辆高165厘米、长270厘米、宽130厘米的单座小车仅重60公斤,每次充电可持续行驶50公里,通体利用传统竹器工艺编成一款“竹筐”外身,既环保又时尚。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