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市场将进入循环期

中国艺术品红火无法阻挡!根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发布的2011春季《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调查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总成交额428.42亿元,比去年同期上涨112 .71%。然而寒舍董事长王定乾预估,这波热潮即将在秋拍到达巅峰, 无论买家或卖家得把握这最后一波机会;未来几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将暂时喘口气,进入下一个循环期。

在统计数据内的219家拍卖公司中,光是苏富比、佳士得、北京保利与中国嘉德4家就贡献了近一半的总成交额,可说是拍卖界的第一梯队;如果再加上“B级军团”北京翰海、北京匡时的成绩,就到了总额的60%。从现有情势判断,“整个中国艺术品的主导权、客户比例、市场占有比等,已经回到了中国大陆。”王定乾说。艺术品交易仍是中国书画独占鳌头,支撑了6成的总额;其次是瓷器杂项。这两者的比重也是大陆拍卖公司端出来的拍品大宗。

王定乾进一步分析,齐白石与张大千的书画过亿自不待言,但连常玉的油画都难得地冲破亿元大关,足见中国艺术品的“亿元时代”已经稳当成型,亿元俨然成为顶级艺术品的指标。之所以能有如此荣景 ,原因在于自金融风暴以来,热钱涌向了房地产与股市之外的第三极 艺术品;加上机构与基金进入艺术市场助长态势,以及大陆人重新燃起文化认同等。

中国艺术品行情走俏不只可用“牛市”来形容,而且还是“牛逼”了。王定乾认为市场还会铆足马力继续冲,“今年秋季将到达一个巅 峰。”在看好趋势、大批新客户嗷嗷待哺的状况下,不少大陆拍卖公司一刻也不得闲,积极度满分,例如北京保利与西泠印社最近特地来台征集,就是期望能挖到一些好货带出场。但王定乾强调热情过后该是冷静:今年结束后,艺术市场等于完成藏品换手、藏家世代交替的阶段性任务,接下来就要进入休息调整期,后面几年留给市场去健全制度,客户也要尝试面对新的游戏规则。

能够交出428亿元的亮丽成绩单,是否毫无掺水嫌疑?王定乾抛出了几项担忧:上亿拍品的真伪?艺术品的好坏程度如何?成交价是否合理?真实成交的比例有多少?后续付款或呆账状况?“要把这些不实比例从428亿元中扣除,才有助于我们对市场的判断参考。”这些问题若不解决,将是中国艺术品市场未来发展的绊脚石。

责任编辑:罗少立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