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汉唐艺交所执行董事郑惠文:汉唐交易规则与其他文交所不同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汉唐艺术品交易所执行董事郑惠文做客中经文化名人访 王耀峰/摄

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18日讯 (记者 张翔)当前文交所的发展无疑正处于激流当中,份额化交易被质疑,交易规则的不确定使文交所每走一步都备受瞩目。8月18日上午,汉唐艺术品交易所执行董事郑惠文做客中经文化名人访,为大家阐释了当前文交所发展面临的种种问题以及激流勇进的汉唐。

汉唐交易规则与其他文交所不同

郑惠文谈到,汉唐在交易模式的设定上和其他的文交所有所不同。首先在发展的模式上,汉唐的宗旨是促进文化及艺术品流通。其他文化艺术品交易所一般是以准金融的模式在做,而汉唐的宗旨和模式定位是为文化及文化艺术品流通和增长的产业链服务的。郑惠文表示,文化艺术品上市以后,会产生一系列的新产业。保管业需要有特殊的保管方式,运输业也一定要保证艺术品的安全和质量才可以,还有财产保险也有各种方式,这些新产业都会促进原有产业的发展。所以汉唐的模式是希望通过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的经营带动一批文化相关产业发展。

同时,郑惠文表示,在规则上汉唐第一次明确了产品退市的时间,即一个产品在交易所上市后,必须在十年内退出,这是其他交易所之前都没有想到过的事情。第二,汉唐交易所是规则制定上唯一一家签署资金账户由银行监管的交易所。

回应外界质疑:汉唐艺术品估价合理

汉唐开业到现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却遭到了诸多质疑,有人认为汉唐首批上市的艺术品估价过高,郑惠文在访谈中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回应。

郑惠文谈到,第一,质疑我们的媒体没有看到我们评估的报告,同时也没有采访我们评估是怎么出来的,更没有看过实物,基本都是以讹传讹。是用了网上其他艺术品的对比来说价格过高。郑惠文举例说,艺术品的价格,尤其是玉的价格取决于三点,第一是原材料,第二是创意,第三是工艺。比如说白玉链瓶是由新疆的籽料做成的,新疆白玉的料是很贵的,一克甚至是超过黄金。一个金子作材料的艺术品,和铜作材料的艺术品是无法相比的。另一方面,我们的白玉链瓶是由工艺美术大师做的,这个艺术价值是不可衡量和对比的。

在行家里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中国玉文化专业委员会是中国玉雕行业里最权威的机构。郑惠文表示,艺术品的评估价格就是由工艺美术学会玉文化专业委员会来做的。而且玉文化专业委员会是邀请了中国顶级的6名玉雕大师做的评价,每个大师都在玉雕上签了字。

自我监管是非常好的方式

当前文交所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监管机构,目前只能自我监管,郑惠文认为,按市场规则来说自己监督自己是非常好的方法。郑惠文说,首先,在香港中文大学教规里就说,香港中文大学实行自我评审和自我监管。此外的香港联合交易所,实际上也是由香港证监会作为监督的,一些日常的监管也是市场自我监管的方式。现在很多人认为自我监管等于没监管,其实是不对的。自我监管其实是现在符合中国国情的监管方式。

第二,从社会角度来讲,如果交易所不自我监管,社会舆论会对你进行监管。现在交易所每一步都在社会公众、社会舆论包括媒体的监督之下,其实自我监管是更加透明的。

第三,政府也可以适当地通过其他的方式进行引导。自我监管的时候,很多相关的部门都可以对它进行微调。比如说金融监管部门可以对交易的金融规则进行建议,合适的建议也是一个监管。

第四,文化部门可以对一些文化美术品提一些建议。包括宣传部门指导文化交易所应该上什么样的文化取向的交易品。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合力。

文交所最大作用被忽视

郑惠文认为,现在文交所发展的最大的困境和障碍不是交易所本身的模式有问题,而是社会公众包括媒体,部分官员都没有认识到文化交易所的重要职能,即引导文化取向,这是文交所存在的最大的理由和效益。它远比现在的经济利益要高得多。现在美国向我们输出两样东西,一个是经济方面的引导,也就是说它的经济引导我们国家的很多产业导向。第二,就是输出的就是文化取向。

郑惠文表示,现在中国的小孩子出生就吃美国汉堡,看美国大片,家里摆着米奇老鼠,这导致了文化的走向向西方倾斜。现在还有一个比较严重的地方是,西方国家大量购买我们国内某些非主流艺术家的作品囤积,之后大量在二级市场,也就是拍卖市场炒作。比如说我们看到的“傻笑”、“光头”等不能反映我们国家精神面貌的作品的价格被欧美炒高,影响了很多艺术家的取向。很多艺术家创造了很美的作品,但价值没有在经济上体现。结果一些作品被西方国家有意炒高后,很多艺术家就掉头创造迎合西方国家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并不能代表我们国家的文化主流,也不能代表我们国家现在的价值取向。

郑惠文谈到,现在我们国家允许有文化创作的思维。但国家也应该看到,允许文交所引导正确主流的文化艺术品到市场上,让艺术家创作美的作品得到回报,引导我们的艺术家创作美的作品是非常必要的。

全国文交所应该多交流经验 共谋发展

郑惠文表示,希望政府能允许文交所去尝试,允许文交所为中国将来艺术品文化取向做一个探讨,也为政府做一个参考。

在被问及是否有必要召开一次全国性的文交所研讨会时,郑惠文表示非常有必要。他认为,应该由政府部门和文交所的管理层一起,包括法律专家、社会专家学者共同研讨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的定位怎么走,怎么规范,使这个新生事物能健康发展。这是我们期待的,也希望有关单位可以举办这样的会议。

责任编辑:罗少立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