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证券化交易 北京文交所或年内挂牌

在上海、广州、深圳、天津等地都成立了文化产权交易所之后,首都北京终于耐不住寂寞,要在日渐火爆的文化产权交易市场分一杯羹。日前,文化部相关官员透露,由文化部联合北京市政府共同筹建的国家级文化产权交易平台———中国北京文化产权交易所正在审批中,预计今年内挂牌。

自2009年首个文交所成立以来,全国涌现了一股建文交所的热潮。截至目前,全国已建和筹建的文交所已经有20多家。

不从事证券化交易业务

此前成立的多个文交所,将文化产权交易证券化面向公众开放,郑州文交所还将国家明令禁止的文物作为交易标的,引发了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天津文交所,将文化产品进行标准化切分,引入证券化交易方式,吸引了大量游资进来疯狂炒作,遭遇专家、媒体、投资人的集体炮轰。

据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巡视员李小磊透露,北京文化产权交易所的主要交易内容是国有文化企业资产处置,版权、著作权、剧本、动漫形象创作等知识产权交易,交易所将通过聚集各类文化企业、投资基金以及咨询、评估、经纪代理、法律服务等中介机构,在文化企业和自由资本之间建立沟通桥梁。李小磊表示,由于目前国内在文化产权交易证券化方面还没有做好准备,在政策法律、市场交易、信用担保等方面仍存风险,需要规范。因此,北京文交所将指向特定人群,不从事证券化交易业务。并对交易方进行严格审查,提高准入门槛。

业界呼吁文交所规范化

不过,在文交所热的背后,交易规则的不规范,鉴定、评估环节的混乱,都是文化产权交易市场的巨大隐患。且20多家文交所明显存在重复建设问题。业界希望北京文交所的成立,能起到风向标的作用,规范整个市场。

目前全国在建和筹建的文交所超过20个,各个文交所的交易内容大同小异。相对于狭小的文化产业来说,这么多的交易所,显然会面临供过于求的困境。据了解,目前已经建成的多家文交所,除了天津文交所的交易相对较为活跃之外,其他文交所并没能吸引到足够的客户和投资者,一些交易所近乎处于半营业状态。

更让业界人士担忧的是,在文化产权交易领域,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性交易规则,各个交易所自订规则并频繁更改,让投资者无所适从。此外,文化艺术品的鉴定、评估环节目前仍然混乱,海外成熟市场所通行的保险机制也没有引入,使得交易标的物缺乏权威认证,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信息披露不够透明,投资人对文交所模式缺乏信任。

“因为各地文交所乱象横生,多数参与份额交易的投资人抱有赚一笔就走的心态,投机氛围浓厚,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文交所要长远发展,必须先规范起来。”中航证券分析师刘隅指出。杭州艺博会艺术总监李锡田也表示,如果不尽快完善监管制度,确定统一的行业规范和交易规则,那么文交所的未来发展还是未知数。

采写:南都记者高凌云

责任编辑:罗少立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