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伯年进入亿元俱乐部

【任伯年】清末画家。初名润,字次远,号小楼,后改名颐,字伯年,别号山阴道上行者、寿道士等,以字行,浙江山阴航坞山(今杭州市萧山区)人。任伯年是我国近代杰出画家,在“四任”(任伯年、任阜长、任渭长、任预)之中成就最为突出,是海上画派中的佼佼者。任伯年的绘画发轫于民间艺术,他重视继承传统,融汇诸家之长,吸收了西画的速写、设色诸法,形成自己的风格。

深圳商报记者 王 宇
7月16日,在杭州西泠春拍会上,近代画家任伯年的单件最大尺幅作品《华祝三多图》拍出了1.67亿元。这不仅刷新了任伯年的个人拍卖纪录,也让其成为继张大千、李可染、徐悲鸿、齐白石之后,第五位近现代亿元大将。这一新出现的文化现象、市场现象,我们应该怎样解释?书画的“亿元俱乐部”还将扩充吗?
国内著名的书画瓷器研究大家阎焰先生,近日已由京城返抵深圳,本报记者邀约,独家采访了阎焰,请他来解说上述问题。
6年前拍出2860万元
阎焰说,“这幅高价拍出的《华祝三多图》,在2005年曾和世人见过一面,就是那一年5月的北京中贸圣佳拍卖会,拍卖会的预展我曾去看过,《华祝三多图》为任伯年41岁时力作,从题材上来说,为上海富商方仁高七十大寿所作,“三多”即指多福、多寿、多子。这幅作品设色艳丽,线条细腻,尺幅恢弘,实属任伯年书画之中的巅峰之作,已经被业内誉为‘任伯年王’,因为如此地位,才拍出当时的高价2860万元。”
阎焰认为,“任伯年王”之被重视,非自2005年始,其实在历史上,它被多次著录过,例如,1947年上海美术馆筹备处的展览上,曾以图录的形式出版过这件《华祝三多图》,而原获得者则是大藏家钱镜塘先生。新中国成立以后,钱镜塘曾先后将2900余件元、明、清书画立轴、手卷册页以及金石文物、地方文献等,分别捐献浙江、上海、南京、广东、嘉兴、海宁等地国家收藏单位;1958年和1962年先后二次捐赠给上海博物馆赵之谦、任伯年等近代名家书画174件,其中应包括这件“任伯年王”。
《华祝三多图》在上世纪60年代的变故中开始流入社会,1996年在上海德康拍卖,以约280万元的价格成交。2005年北京中贸圣佳拍卖会成交后6年中,又几次易手,最后成为海南知名藏家张振宇庞大收藏中的一件“心爱之物”,逐渐地淡出了公众的视野,“王者”隐去了。
“王者归来”的气度
7月16日11时30分开始的杭州西泠春拍上,《华祝三多图》终于“王者归来”,人们窃窃私语,揣摩它的价格将要过亿元。出手这幅《华祝三多图》的收藏者张振宇说,“去年,深受海派影响的徐悲鸿、李可染的作品过了亿,任伯年是海派之首,我很好奇市场会怎么样?”
接着,便是以500万元一加的速度迅疾递增,掌声中,呼叫声中,“破亿”了。接下来,前排一位男子报出1.1亿元,最后排的一位年轻姑娘则给出了1.2亿元。二人随后展开了激烈的角逐——1.3亿、1.35亿、1.4亿,两人的价格一直咬得很紧。在后排姑娘报价1.45亿元后,前排的男人不再有想法了,最后当然就是落槌,包含佣金在内,《华祝三多图》以1.67亿元成交,创下任伯年个人单件作品的历史最高价。这是已知的任伯年单件最大尺幅、最具代表性风格的作品,也是在画史的各个方面都可以作为其最高成就的巨制。
阎焰说,据圈内人士介绍,本次拍得的《华祝三多图》的买家来自浙江,是一位书画收藏界的老主顾。“任伯年是浙江萧山人,本次被浙江买家拍走,也算是回归故里了。”
任伯年是海派画家,他及其师友不仅造就了海派绘画,也为中国人物画、花鸟画塑造了新的分水岭。该作品作于任伯年精力最旺盛、技法正纯熟的盛年时期,是画家已知的单件最大尺幅。《华祝三多图》是为上海富商方仁高七十大寿所作,“三多”即指多福、多寿、多子,众人常常以寿桃等代替绘之,而任伯年却选用古代典故,把寿星比作古代的帝王尧。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