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神兽"猜想:或为秦惠王送蜀王的五牛之一

  梳理天府广场千年神兽重见天日的历程,成都作家谢天开不得不提。早在2008年,他就了解到天府广场钟楼脚下埋着一个“稀世珍宝”,但当时时机不成熟也就没公之于众。直到2010年天府广场钟楼拆除时,他才说出了这个埋藏心底两年的“秘密”,并和朋友一起为之奔走呼告。接着便是工地停工,2012年成都考古队介入,直到这个憨态可掬的“萌兽”重现江湖。

  讲述 研究薛涛时的意外发现

  “我当时在研究唐代女诗人薛涛。”昨日上午,谢天开向天府早报记者介绍,自己从2006年开始研究薛涛,“她在成都这一段历史不得不说,而要说这段历史,就要还原唐代时期成都的模样。”

  两年后,谢天开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四川省文史馆的《成都城坊古迹考》中有这样一段记载,“修电讯大楼时,掘得石兽,因施工紧迫,未及取出研究,复兴掩埋……是物当是花蕊夫人《宫词》及《蜀梼机》所言之狮子门前石兽,即宫门石狮。”“我当时看到后非常惊讶。”谢天开介绍,这说明电讯大楼(即大家熟知的天府广场钟楼)下面很可能埋着文物。随后,谢天开又查看了花蕊夫人《花蕊宫词笺注》,找到有“三面宫城尽夹墙,苑中池水白茫茫。亦从狮子门前入,旋见亭台绕岸旁”这样的诗句。文下注解,狮子门就是神兽门,又称瑞兽门,是蜀宫南门,原有石狮一对,后此处被修成电讯大楼。这,更加印证了谢天开之前的猜测。

  求证 钟楼之下确有“神兽”

  “说到电讯大楼,我就很熟悉了。”谢天开介绍,电讯大楼是四川省第三建筑工程公司修建的,“我在省建三公司工作了20多年,2000年的时候离开的。”

  虽说在省建三公司工作了近20多年,但谢天开对修建钟楼时是否发现了“石兽”一事并不清楚。“我后来专门去问过一些当年修建钟楼的技术人员。”谢天开说,经过多次询问技术人员和一些老工人,“基本上证实真的有这件事。”当时在公司做行政工作的谢天开,还查看了公司的一些建筑施工档案,各种资料进一步让“神兽”的真实性得到印证。

  不过,虽然在2008年就知道了钟楼下面或许真的有“宝贝”,但谢天开一直未对外公开过,直到2010年钟楼被拆除。

  奔走 将石兽引入公众视线

  “听说钟楼爆破了,我的心像是被炸了一下!”谢天开拍着自己的胸口说,2010年10月,某天自己看报纸,头条就是成都钟楼将采用爆破拆除的新闻,“当时我一下就紧张了!”要是爆破,地下的文物很可能受到破坏,谢天开决定将埋藏在心里两年的秘密说出来。

  谢天开给成都市民革文史委员会委员王大炜和成都市政协委员魏忠奇打去电话,将此事告诉了两人。“当时成都市的有关领导还亲自下文做了批示。”钟楼被爆破之后,新建的工程就一直没有动工。

  2010年10月21日,天府早报独家报道了《天府广场钟楼脚下埋着成都千年瑞兽》。谢天开和早报记者向当年的施工技术员车凡英和当年主持勘查工作的文化专家苟治平求证了此事,确认钟楼之下埋藏着一件“稀世珍宝”。

  至此,天府神兽进入了公众视线,直到今年1月8日被考古队完全挖掘出来。

  一段感慨 天府神兽和太阳神鸟体现成都人的阳刚和飞扬

  “这个家伙长有3.3米,宽1.2米,高1.7米,重有8.5吨呢。”谈起“天府神兽”,谢天开侃侃而谈,“8日(石兽)出土的时候,我就在第一现场。”

  在谢天开看来,这头“神兽”和成都人熟知的“太阳神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成都人阳刚之气和阴柔之美的结合。“你看神兽那个体形,一下就能感觉出阳刚之气。”谢天开笑着说,而太阳神鸟又体现一种飞扬精致的风格,“两者很好地结合,说明成都人既有沉稳大气,也有温柔之美。”

  连日来,人们对神兽的真实身份有犀牛、石象等多种猜测,甚至还有人大胆推测那是一头招财猪,不过,大家一致认为石兽非常“萌”。“我个人觉得之所以非常‘萌’,是因为有想象的空间。”谢天开说,石兽的身子浑圆,脚却短直,会给人一种时动时静的感觉,“就好像会走一样,有动感。”

  新的猜测 秦惠王送过蜀王“五头牛”神兽或在其中

  “那个石兽也有可能是当初秦惠王送给蜀王的五牛之一。”昨日,谢天开又提出了新的观点。他拿出《华阳国志》,其中有这样的表述,“惠王喜,乃作石牛五头,朝泻金其后……蜀人悦之,使使请石牛。惠王许之,乃遣五丁迎石牛。”

  这段文字讲述了秦惠王使出一计策,将五头石牛送给蜀王的故事。当时也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文化的交融时期,谢天开据此推测,天府广场出土的石兽有可能就是这五头石牛之一。

  不管石兽是何种动物,谢天开认为,它的出现,为成都这座诗意的城市更增添了一份神奇。(李丹 颜雪)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