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盛女”

  《聊斋》:数不清的狐狸精

  哪部文学作品里的女性形象最能满足男人的幻想?答案是《聊斋》。穷困书生备战高考时,身边能有个投怀送抱的美女大抵是幻想,指望良家女子是没戏了,聪明的蒲松龄先生给他们指出了明路——人不够,妖怪凑。

  在蒲松龄笔下,狐女们有点“混不吝”,见了书生就主动出击。即使有了肌肤之亲,还表现的对男女之情并不了解。比起那个年代被男人看到胳膊都要自残,有了夫妻之实就要守节乃至自杀的良家女子们,实在开化太多。

  狐女婴宁爱笑,“每日母忧怒,女至一笑即解。奴婢小过, 恐遭鞭楚,辄求诣母其话,罪婢投见恒得免”,十五岁还不辩“葭莩之义”与“夫妻之情”,小翠与痴丈夫更是犹如小孩。在《莲香》中,“倾国之姝”的莲香在一个晚上敲开了书生的门, 与其一夜情后,不但不要过夜费、分手费,还照顾书生的起居、伤病。

  除了性开放,她们还有担当、胆识。辛十四娘拥有纤细的小腰,丰满的胸部,惹人垂涎的大长腿,堪称外表魅惑。她与书生冯生艳遇、结婚后,遭遇了一段堪比陈世美的悲情故事。有胆有识的十四娘多次试图救夫于危难,但没主见、耳根软是大多数男人的通病,甭管是富二代还是孔雀男,不幸的是,辛十四娘就遇到了这么一位,直到心灰意冷,决绝了险恶无情的人间。蒲松龄都为她不忿:“轻薄之词,多出于士类。”

  《西游记》:彪悍的女妖精

  恨一个人,常用恨不得“扒皮、吃肉”来形容。而《西游记》的妖怪们想吃唐僧肉倒不是因为仇恨,而是为了实现长生不老的愿望。男妖精们比较实际,只图吃肉就行了,女妖精们明显想得多了,有些女妖还试图和唐僧发展精神感情,这愿望唯一的好处是——给了孙悟空营救师傅的时间。

  白骨精是《西游记》中出场最早的女妖精,也是知名度最高的。她的美貌和心计,把唐僧、八戒、沙和尚骗的五迷三道,在孙悟空棒下还能逃生两次,还成功使出了离间计。也是为数不多不为唐僧的气质所吸引,摆明了只要身体不要感情的理智女妖精。这样的极品女妖,要是有个李天王之类的强大后台,也不至于落得悲剧收场。

  在那个女子大多不识字的年代,能歌善舞的女妖已经算是有文化了。蝎子精弹得一手好琵琶,像黄药师的《碧海潮生曲》,用音乐杀人,有情趣、有品位。她对唐僧也色诱过,但是没那么多耐心。搞不定之后,直接来硬的。“我可不是那女儿国娇滴滴的女王,老娘有的是力气和手段!”你爱我,咱们就做夫妻;不爱我,那我就吃了你。反正没有了爱情,还能吃肉修行。这女妖,不亏待自己。

  鱼玄机:

  唐朝豪放女

  盛女档案:鱼玄机,字幼薇,又字蕙兰,唐代诗人,长安人。在鼎鼎大名的《全唐诗》中存其诗1卷。与当时的名人李郢、温庭筠等有诗篇往来。初为李亿妾,被大老婆赶出家门后,出家于长安咸宜观为女道士。从弃妇变成了荡妇,过上了半娼式的生活。因杀侍婢绿翘,被处死。“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的慨叹流传至今。

  点评:史上有名的女诗人似乎李清照是良家妇女,在唐代,与鱼玄机齐名的两位才女李治和薛涛也不是。鱼玄机本有机会成为良家妇女,但在文学史上留下大名的温庭筠是位才情非凡的“丑钟馗”,他没有勇气接受一位年未及笄的鱼玄机的感情。16岁时,鱼幼薇嫁与吏部补阙李亿为妾。可惜李亿的老婆裴氏出身望族,一幕金枝欲孽后,鱼玄机被赶出家门。这位换上道袍的摩登女郎,成为男人最好的性幻想对象。

  看着顺眼的,留下过夜,不顺眼的,立马走人。她的才华、美貌、不羁,迷倒了整个长安的男人。也为后世留下了一部《唐朝豪放女》。在情欲世界里,她是女皇。我的身体,我做主。

  余美颜:

  民国木子美

  盛女档案:余美颜,广东台山县人,从小颇有姿色,且天资聪明,高小毕业后自修英文和国文,言谈间常常高谈阔论,开口就是自由解放,18岁出嫁,丈夫原也是有头有脸的大户人家。丈夫独赴美国经商,她遂成相思不已的怨女,最后只有走上私奔那条不归路。1934年11月新文学珍本初版的《摩登情书》,称她与3000名男子上过床。这本浪漫情书包括她的简要历史、她和情人们往来情书(中英文)、所接情诗。而立之年看破红尘,跳海自尽。

  点评:民国时代,有文化的妇女们很大胆、很主动。男女同居不是稀罕事,婚后出轨的也大有其人。但出轨出到和3000人上床,这数目有些匪夷所思。

  多年后,在旧金山遇到前夫,破镜重圆的请求被拒。她毅然回国,在广州玩弄军阀、揶揄富商。繁华过后,遁入空门,却因旧日相好不时骚扰而被逐出。

  用身体写作,可以博得文名。用身体放纵,得到的除了金钱只有心灵更大的空虚。对于一个内心不够强悍的女人来说,打击是毁灭性的。尽管结局悲惨,但对于她来说,爱过、恨过、活过,也许,已经足够。

  吕碧城:

  民国“败犬女王”

  盛女档案:吕碧城,安徽旌德人,父亲吕凤歧,光绪三年进士及第与清末著名诗人樊增祥同年,曾任山西学政,家学渊源。吕家有姐妹四人,吕碧城是老三。吕碧城和她的姐姐吕惠如、吕美荪都以诗文闻名于世,号称“淮南三吕,天下知名。”20世纪头一二十年间,中国文坛、女界以至整个社交界,曾有过“绛帷独拥人争羡,到处咸推吕碧城”的一大景观。

  点评:“生平可称心的男人不多,梁启超早有家室,汪精卫太年轻,汪荣宝人不错,也已结婚……”这口气,这气魄,民国才女吕碧城堪称最牛“败犬女王”。

  吕碧城12岁,画作便震惊四座。她以女儿之身,大方地与男人们交游,唱和诗词,赏玩琴棋,自由出入男性的社交场所,谈笑风生,成为清末社会的一道奇景。还得到时任直隶总督袁世凯支持,出任北洋女子公学总教习,后出任总统府机要秘书,又担任参政一职,可谓职场得意。

  她不依附于男人的财富生活,稳固的经济基础,让她在男权社会里拥有自尊。正是这份自信与自尊,让她选择男人的眼光甚高,独身终老。

  【盛女养成必备】

  做剩女难,做盛女更难。

  但是能够做一个好盛女,不是坏事。

  那么,盛女的养成,必须具备怎样的条件呢?文/记者李解

  条件1:不女权,但女性

  做盛女嘛!首先必须是女性。男性或者伪娘就免了吧,咱网民还没进步到这个程度。其次,如今不少盛女都多少的带点女权主义色彩,当然,你可以不女权,但是必须女“性”。这个性,是性感的性,也是性情的性。敢说黄段子的大老爷们儿多了去了,但是敢说黄段子的大姑娘可不好找,所以这样一来,关注你的人自然就多了。

  条件2:微博账户

  甭管你是新浪的还是腾讯的用户,必须开一个微博。这是一个“微时代”,信息是碎片化的,也是迅速的,而且不用担心无法上网,只要你有手机,只要有手机信号,你就可以随时公布你所看到的东西。记住,有了微博的你,只是开始了盛女养成的第一步而已。

  条件3:可以不宅,但必须腐

  你可以不是宅女,但是你必须有点腐女思想。

  何谓腐女,就是指总在幻想男人和男人一起生活的女子。假如有一天,即将或者正在或者已经上完大学的你,忽然冒出这样一个念头:“大一的时候谈一个男友,大二的时候谈一个男友,大三的时候让这两个男友牵手走在一起。”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是标准的腐女一枚了。据说如今的腐女在网上很是吃香,这也就为你吸引粉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条件4:手机

  作为一个微博控,或者说要想在微博上变成人人关注的盛女,你必须要有一部手机。

  而且这部手机不一定要很时尚,但是上网一定要顺畅,而且还必须带有高像素的摄像头,管你是不是对镜贴花黄的木兰姐,只要你心情好了就可以拍,可以不拍脸,但是作为一个女人最值得炫耀的几个部位是可以拍的,不但要拍,还要大胆上传到微博上,同时顺便说几个隐晦的笑话。

  条件5:思想

  你可以没有长相,也可以没有身材。

  但是你不能没有思想。

  如今是科技社会,大学生一把一把的,甭管是北大清华的还是普通高职的,起码脑门子上写着大学生的人越来越多。

  大学生多了,素质也就高了。老说黄段子,只怕大家都会腻了,所以你得说黄段子的同时说说你的思想,向广大支持你的网友汇报一下你近期的思想工作。

  支持派

  网友“人在江湖飘”:盛女其实代表了不少中国人,背地里讨论的贼热烈,真让他拿面上来说,没几个会说实话。这个社会,男人也不能做到正大光明的谈论性、欲望,更何况女人呢。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还是挺有影响的,不过原来女人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更别说发表自己的言论了,现在能在微博上这么奔放,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网友“小蜜蜂”:人性都是原始的,女人也有想法,有欲望就只能私下了,有些受传统教育深点的,觉得私下也不好意思 所以就只在自己脑子里想想,有些思想开放点的,或者早熟点的,就敢于以不露面的形式写出来发泄下,还有一些介于这两者中间的,这种人占大多数,就看看人家写的然后回味。

  反对派

  网友“小河种树”:我觉得盛女的出现确实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记住,那就是很多所谓的盛女,其实是在哗众取宠,她们可能根本搞不懂女权主义,就以“女权主义者”自居,甚至是借着盛女来为自己炒作。

  网友“天天向上”:盛女其实就是一种噱头,当年卫慧什么的,不是搞什么用身体写作吗?现在这些盛女跟她们也没什么两样,只是她们不是用身体写小说,而是用身体写微博。我不是反对这种事儿,而是觉得中国的网络是不分级的,对于很多连是非观都没有建立的孩子来说,如果他们看了盛女们的微博,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

  现代女性

  生存调查

  根据益派咨询2010年6月份公布的最新ePanelVoice-女性调查数据显示,如今独立是现代女性最令人钦佩的性格品质。

  同时,现代女性依然保留了传统女性的善良特质,排名第二。其他得票较多的品质是知性、自信和个性,而谦逊、美丽、奉献等传统女性常被认知的特质已经沉于后位。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