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探究:茅盾的《史记》眉批

  最近发现茅盾于1924年至1926年间在一部 《史记》上所作的眉批。该《史记》 由上海锦章书局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印行,共20册130卷,每册书前均有“沈雁冰印”篆书钤印。沈雁冰即茅盾,“茅盾”笔名始用于1927年8月创作小说《动摇》时,此时还没有这笔名。

  茅盾的眉批采取注释、提示、补充、考证、点评等多种方式,内容涉及词义、地名、人物与事件。以下试举些俯拾即是的例子。《史记》卷二十三《礼书第一》 称“诸侯不怀礼。”茅盾注解: “荀子《礼论》怀作坏。 ”《史记》 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二十七》论及李斯长子李由为三川郡守时,茅盾注明:“三川,秦之郡名,在河南并陕西及内蒙古之地。”《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记项羽攻荥阳,刘邦弃之入关收兵“欲复东”,茅盾接着补充:“取天下。”《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第七》议及项羽不顾楚王宋义及多数朝臣的反对和诸侯国魏、韩等的冷漠、怠慢、畏缩,一意孤行,决然率3万士众渡漳水与20万秦军在钜鹿展开决战。茅盾对项羽此举点评为 “刚愎自用”。钜鹿之战虽创造了以少胜多的成功战例,但并没能改变项羽一生刚愎自用、最后导致失败的悲惨结局。

  通过《史记》眉批,我们可以看到,茅盾此时还是接近而立之年的青年,在文学生涯上刚崭露头角,无论在阅历、思想的成熟程度,还是在学识、学术功力上,都难免存在绠短汲深的局限,所以,这些眉批只能属学习性、解读性、求索性,不可能是批判性、评论性的。

  阅览这些眉批最有意义的,是可以充分领略茅盾阅读、学习的专心、钻研、刻苦精神和某些方法,这正可作为他日后成为旷世文豪的一个有力注脚。他的眉批覆盖面广、数量很大。20册《史记》中,除5册序目、年表月表墨迹不多,其他15册几乎每卷每页都有批注,散见于每页的天地,正文中间,书的空页、封面、封底、封背、扉页,几乎利用了一切空间,全书仅写满整页的就有74页。涉及的方面,大至一卷事件的梳理、归类,小至生难词语的诠释、词性、读音,都不轻易放过。对一些需着重记取的文字、内容,如“知二五而不知十”、鸿沟即“洪渠”等,则特地加以复述。对有些事件,往往比较其它文献的不同表述,以便从中予以甄别、择优。如《史记》卷十二《孝武本纪第十二》记某方士为汉武帝施术,让牛食伪造帛书充天书,汉武帝命人杀牛取书以察其真伪。《史记》写“问其人果是伪书。”茅盾引封禅书的提法为:“问之人果伪书。”

  总之,茅盾在青年时期所作的这些眉批极罕见,对学习研究茅盾具有重要的学术文献价值。(万树玉)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