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人的幸福:政府减免房租 有喜事发"黄榜钱"
2013-08-17 09:21:34 来源:新京报 已浏览次
宋朝梦华录
官办医药铺,从北宋一直延续至南宋,而且是24小时售药的,朝廷规定,“熟药所、和剂局,监专公使轮留宿直,遇夜民间缓急赎药,不即出卖,从杖一百科罪。”
生活在北宋汴梁,应该是很幸福的。宋人说天下有“九福”,其中东京占了四福,有“钱福、眼福、病福、屏帷福”(陶谷《清异录》)。钱福,即是说京城经济发达、财富汇聚;眼福是说京城物华天宝,美人美物,美不胜收;屏帷福,意思类似于今日所说的“宜居城市”,京师人的饮食起居,安定闲适,很有福气。
那“病福”又是什么意思?我们看《清明上河图》,张择端画了好几处药铺、医馆,从街边药摊到“杨家应症”再到“赵太丞家”,构成了一个多层次的医疗服务体系。我们再看《东京梦华录》,里面提到的医馆也很多,如专治儿科的“柏郎中家”、产科的“大鞋任家”,还有“国太丞”、“丑婆婆药铺”、“熟药惠民西局”,其中“惠民局”是政府开办的医药铺,带有公益性质,平价卖药,有时候也给穷人免费诊断、开方、派药。这类官办医药铺一直延续至南宋,而且是24小时售药的。朝廷规定,“熟药所、和剂局,监专公使轮留宿直,遇夜民间缓急赎药,不即出卖,从杖一百科罪。”总而言之,求医问药非常方便。因此,对京师人来说,生病居然也成了一种“福气”。
生活在南宋的临安人,也应该是非常幸福的——这不是我的看法,而是当时之人的感受。《武林旧事》称,“都民素骄,非惟风俗所致,盖生长辇下,势使之然。若住屋则动蠲公私房赁,或终岁不偿一环(指铜钱)。诸务税息,亦多蠲放,有连年不收一孔者,皆朝廷自行抱认。诸项窠名(福利名目):恩赏则有‘黄榜钱’,雪降则有‘雪寒钱’,久雨久晴则又有赈恤钱米;大家富室,则又随时有所资给;大官拜命则有所谓‘抢节钱’;病者,则有施药局;童幼不能自育者,则有慈幼局;贫而无依者,则有养济院;死而无殓者,则有漏泽园。民生何其幸欤!”(《梦粱录》的“恩霈军民”有更加详细的记述,这里且不赘引)
这段话简单转译一下:南宋都人虽然大多租屋居住,但政府经常减免房租,有的甚至终岁不用交一个铜板的房租;临安政府又经常减免税收,有时一年都不征收一文钱,都由朝廷补贴财政。还有各种名目的福利:朝廷有喜事则发“黄榜钱”,下雪了就发“雪寒钱”,久雨久晴则有赈恤钱米,富人也常有捐助。还有福利卫生院、儿童福利院、救济站与公益性公墓提供福利。我们是不是有点想不到临安市民的福利居然如此之好呢?
怪不得临安的穷人也将小日子过得十分潇洒:“至如贫者,亦解质借兑,带妻挟子,竟日嬉游,不醉不归”;“不特富家巨室为然,虽贫乏之人,亦且对时行乐也”;“不论贫富,游玩琳宫梵宇,竟日不绝。家家饮宴,笑语喧哗”(《梦粱录》)。(吴钩 历史研究者)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