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过年忙什么? 扫尘守岁与拜年一样都不少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自古以来,中国人过春节的习俗有很多。据《尔雅·释天》中对年的记载,“唐虞曰载。疏曰:载,岁也。注曰:载,始也,取物终更始。释曰:别年岁之名也。 ”由此可知,先民们早就认为年含有生命转换、新旧交替的意义。先人们根据“观物取象”之法观察物候得来“年”之名,成为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精华的体现。

  过年时扫尘、饮春酒等习俗早已有之,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时期;年三十彻夜不眠、不熄灯的习惯也是早在隋唐时期就已经成为一种惯例了。

  古人过年时用泥封窗

  辽宁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冯永谦告诉记者,在古代,过年的时间并不统一。尤其是先秦时期,各国的立法没有统一的时期,岁首的起始时间由各国自己规定。冯永谦说,古代的“年”实质上体现的是对古代农业知识的总结,是农业文明精华的体现。

  据《诗经·豳风·七月》记载,“穹窒熏鼠,塞向觤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由此可以看出,在西周,人们过年的时候,也要清除垃圾,熏赶老鼠,用泥封闭窗户以躲避寒冷的北风。这与我们现在过年要把屋子收拾干净的习惯是一样的。

  冯永谦说,古代的春节是为了庆祝农业的丰收,每当农事完成之后,人们就进行喝春酒、祝寿等年节活动。这也说明,在西周时就已经有了扫尘、饮春酒和宴会等习俗。

  古人在除夕当天饮酒和吃饭是很讲究的。除夕之夜,全家人聚在一起享受丰富的年夜饭,但是在宴席上又不能把饭菜全部吃完,要余下一部分,这留下的饭称为“宿岁饭”。过完年之后,还要把宿岁饭撒到大街上,寓意为除旧纳新。饮酒时,所有人都要穿戴整齐,由年少者向年老者敬酒祝岁,饮酒的顺序是从年少者向年老者依次饮用,寓意年少者长一岁,年老者失一岁。

  古人守岁为父母添寿

  沈阳市文史馆研究员、民俗学家齐守成说,在除夕之夜,家家通宵守夜已经成为一种风俗。关于这一习俗的起源,齐守成认为早在晋朝时就有“除夕通宵不眠”的说法。到了隋唐时期,成为全国共同的习俗,宋代以后兴盛起来。

  根据史料记载,隋唐时期,皇宫中的皇室和贵族们在除夕守岁的时候要整夜地燃烧檀香篝火,皇帝常常设宴招待群臣,文人才子则献诗祝贺,场面非常隆重。

  李商隐在《隋宫守岁》一诗中描述了当时的情景,“沈香甲煎为庭燎,玉液琼浆作寿杯。遥望露盘疑是月,远闻鼍鼓欲惊雷。 ”据说,隋炀帝在除夕守岁时要燃烧香木,一般用沉香和檀木,由此所散发出的香味可达几十公里。根据资料记载,仅除夕守岁时,隋炀帝一夜就要燃烧掉“香,二百余乘,甲煎二百石。”由此可见隋唐时期宫中盛行守岁之俗,其场面之隆重,耗资之巨大令人惊叹。

  在寻常百姓家,在除夕之夜家人相聚守岁,欢宴共饮,通宵达旦,以迎接新年的到来。孟浩然的《岁除夜有怀》中的“守岁家家应未卧”一句,就反映了当时普遍盛行的守岁习俗。到了子夜,要燃放爆竹,以驱赶“山臊饿鬼”。 “守岁多燃竹,通宵莫掩扉”,“阖门守初夜,燎火到清晨”,这些诗句描绘了当时人们除夕之夜在家中点烛燃火的习俗。

  齐守成说,在唐朝,妇女还有在除夕之夜镜听的习俗,妇女镜听是为了占卜外出丈夫的归期或取得功名之期。王建在《镜听词》中的“重重摩挲嫁时镜,夫婿远行凭镜听”,就反映了妇女镜听的习俗。

  除夕守岁的习俗发展到宋代,又被称为分岁。分岁习俗在北宋时期全国盛行。又有“守冬爷长命,守岁娘长命”的俗语。齐守成说,孝敬的儿女们为了给父母增福添寿,通宵守夜。可见,古人守岁有为父母增福添寿的寓意。

  齐守成说,除夕之夜的“岁火”非常重要。不论是富裕人家还是贫穷人家都要让灯烛彻夜长明。除了守岁,宋代还有馈岁的习俗。馈岁指岁末之际,人们相互转达问候、馈赠礼品以表达新年的祝福。虽然随着历史的演变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今天的守岁习俗在形式上表现得多种多样,但是人们最初驱邪和增福添寿的美好寓意一直暗含其中。

  古人拜年行跪拜大礼

  过了除夕之夜,下一项主要活动就是拜年。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郑毅说,汉代就有拜年的风俗习惯了。但那时拜年拜的主要是同宗族的尊长。唐宋之后,拜年大致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官员向皇帝贺年,一种是官员、朋友之间的社交性的相互拜访,还有一种是民间百姓亲戚宗族之间的拜年。

  《梦梁录》记载,“正月朔日……士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节。 ”说的是南宋都城临安的拜年习俗。据史料记载,开成四年(公元839年)“正月一日甲寅,是年月也,官俗三日休假”,可以看出宋朝也是有春节假期的。郑毅认为,较长的假期为民间的“互拜”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也是拜年成为宋朝人人必行的礼俗盛极一时的原因之一。

  正月初一的早晨,民间百姓家将准备好的果酒祭品拿出来,祭拜天地和祖先。之后,人们或设宴请亲戚朋友来做客或者穿上新衣到亲戚朋友家里串门,拜贺新年。宋代诗人刘克庄在《元日》一诗中写道,“元日家童催早起,起骚冷发惜残眠。未将柏叶簪新岁,且与梅花叙来年。甥侄拜多身老矣,亲朋来少屋萧然。人生智力难求处,惟有称殇阿母前。 ”

  齐守成说,人们相互拜年,一来是祝贺新岁,求吉迎祥;二是借拜年之机商讨日常事宜或祝福贺寿,或商谈婚嫁,一切祥瑞、喜庆之事皆可讨论。就是到了现在,仍有很多家庭在春节期间商讨婚嫁之事。

  古人上门拜年不仅要准备礼品,在拜年的礼节上也是有讲究的。据司马光《居家杂仪》记载,“卑幼于尊长,正旦六拜;尊长减止,则从命。拜毕,男女长幼各为一列,以次共受卑幼拜。 ”拜年的礼仪是,地位卑微者向尊贵者拜,年少的向年长的拜年。古人拜年要行大礼,要进行六次跪拜。总之,拜年的人要按照长辈的意思,男女长幼各站一排,拜的次序也要按照这个次序进行。

  官宦人家过年要送贺卡

  郑毅告诉记者,过年送贺年卡并不是现代人才有的习俗,至少在宋代时这一习俗已蔚然成风了。

  古人谒见,先要投刺。郑毅说,“谒”相当于现在的名片,到西汉末期又称作刺。清赵翼《陔余丛考·名贴》记载:“古人通名,本用削木书字,汉时谓之谒,汉末谓之刺。汉以后用纸而仍相延曰刺。 ”

  郑毅说,由于官宦人家朋友多,过年的时候要相互拜访。有的时候又拜不过来就用“名刺”写上自己的姓名和地址,派人送去一张作为新年祝福。到了宋代,人们投送“贺年名帖”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贺岁拜年的方式。

  这种贺年名帖由祝贺人在自己的名帖上,亲笔书写上被祝贺人的姓名或字号,并附上一些节日的祝福语和贺词,再由弟子或仆人将贺年名帖送到被祝贺人的家里。

  郑毅说,由于这种贺年名帖既简便又不失礼节,因此很快流行起来。 “节序交贺之礼,不能亲至者,每以束刺签名于上,使一仆遍投之,俗以为常。 ”南宋文学家周密的表舅吴四丈“性滑稽,适节日无仆可出,徘徊门首。恰友人沈子公仆送刺至,漫取视之,类皆亲故。于是酌之以酒,阴以己刺易之。沈仆不悟,因往遍投之,悉吴刺也。”说的是吴四丈因自己没有仆人送贺年名帖,就略施小计,请朋友沈子公的仆人饮酒,趁机将沈子公准备送给亲朋好友的贺年名帖换成自己的,让其仆人代为递送。这也说明,在宋朝的时候,年节互赠贺年名帖是非常流行的。

  明代以后,贺年名帖便被简称为贺年帖。过年互赠贺年帖成为民间的一种习俗。贺年帖一般用长3寸、宽2寸的笺纸裁制而成,在笺的中间写一些简单的贺词,被祝贺者和祝贺者的名字姓名分别写在笺的右上方和左下方。到了清代,又有商家在节日前夕用红色的硬纸制作贺年帖,在上面印上“吉祥如意”等祝福语。郑毅说,清朝时候的贺年帖装帧精美,有的还配有精致的锦盒。祝贺者只需要在贺年帖上填上被祝贺者和自己的姓名就可以了。 “这时的贺年帖和今天的贺年卡的形式已经非常相像了”,郑毅说。

  ■历史小贴士

  唐朝也有春节长假

  郑毅告诉记者,在唐朝,春节的假期跟我们今天是一样的,也是7天。在唐玄宗颁布的《假宁令》中规定:“元正、冬至,各给假7日。 ”说的是春节放假7天,冬至放假7天。可见在唐朝一年就有2个黄金周。

  到了唐朝后期,法定的黄金周已经增加到了3个。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个小黄金周。 《唐会要》第82卷里有专门记载节假日的段落。唐德宗贞元年间,把寒食节的假期从3天调整到7天,加上春节7天,冬至7天,刚好是3个黄金周。至于小黄金周则更是多不胜数。比如,中秋节,腊八节,夏至,皇帝过生日,皇帝母亲过生日,皇帝母亲去世等,这些日子都要放假3天。(记者 张颖)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