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冬至就像过大年 举国上下放假过节

  2013年部分节假日放假安排出炉后,就引起广大网民的热议。许多人对“大如年”的冬至未能“上榜”一直耿耿于怀、争论不断,甚至有人觉得冬至也应该放假。

  在中国人的潜意识里,“冬至”和“清明”的功能几乎一样,民间也有“冬至大于年”之说。

  古时的冬至甚至比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的级别还要高,周朝还把这天作为新年的元旦,后来虽然改了,但也非常重视,称之为“亚岁”,大概也就是比“过年”低一个档次的重要节日。到了汉代,“冬至”的地位又提高了。《汉书》上说,冬至期间举国上下例行放假、烧香、吃狗,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走访,其隆重的程度和热闹的氛围绝不亚于现在的“过年”。到了唐、宋时期,冬至就成了祭天祭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盛大的祭天大典,老百姓也要向父母尊长祭拜。成吉思汗统治中国之后,冬至祭天祭祖等许多风俗便渐行渐远了。但是老百姓特别是汉人没敢忘“冬至风俗”。

  “北方食饺、南方吃粑,冬至狗肉香天下”,就是至今还在流传的冬至风俗吧。每年冬至,我父母都雷打不动地要做南瓜粑、萝卜饺、长线面,这既充分体现了我父母对古老味觉“不时不食”的坚守,更说明了老年人害怕古老风俗传到了我们这一代会丢失。所以,看到一些老年人也希望冬至放假的呼吁,就觉得他们是在感谓传统民俗之渐行凋零。

  至于“吃狗肉”,为什么成为中华民族的冬至风俗之一?各种版本的传说都有。其中的一种,是说此风俗乃是汉高祖刘邦带动的。据说刘邦还在沛县做亭长时,中国历史上最霸道的秦始皇灭了六国后也没收了“冬至假”。刘邦带着兄弟收保护费被冷得发抖,就既骂老天又骂始皇。这时候,刘邦的一个死党樊哙灵机一动,就给老大弄来一盆“狗肉火锅”,一来让刘邦暖暖身;二来要老大解解气(他把秦朝的皇帝比喻狗)。刘邦真的“吃了”秦朝江山后,仍然没忘那个寒冷的冬至和一盆暖身的狗肉。于是,他颁旨恢复了“冬至假”并且每年在冬至那天都吃狗肉。(赵柒斤)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