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蔡京是能臣 曾主持建宋代福利院
史上的蔡京是个能臣,其行政手腕和经济改革手段,成效超过王安石。《水浒传》里的蔡京,作为道德意义上的大奸臣,当然不是什么好鸟。
北宋末年,苏州建了个居养院。南宋淳熙五年,该居养院重建,规模宏大,有房300多间,有官民捐献的田地1660亩,募民耕种,每年可得租米700多石。院旁建有三个粮仓,开凿了三口水井,还有厨房、果蔬园圃。
宋朝的居养院,类似现在的福利院,收养重点是六十岁以上孤寡老人,还包括孤儿、流浪儿童、残疾人以及基本生活无着的难民、饥民。福利院放在现代并不新鲜,但放在1000年前,世界上唯独中国有,很牛。
这个事与蔡京有关。
首见于史册的宋代济贫福利制度,是蔡京主持修订的。《宋史》记载:“崇宁(宋徽宗年号)初,蔡京当国,置居养院、安济院……三年,又置漏泽园。”也就是说,老幼孤,病残贫,你们有福了,公款养着你们。生病了请到安济院(坊)享受免费治疗。死了官家花钱购买的福利性公墓——漏泽园(明代改称“义冢”)等着你。
宋代官办福利的庞大费用,主要来自赋税,还有几个来源:“内藏钱”,即皇室经费;公田的收入;常平仓的利息钱米;国营商业机构的收入,如“僦舍钱”,即官设货栈的租金收入,宋代有着相当发达的“国企”,“国企”红利用于国民福利。到南宋时,还有一些官员自掏腰包办福利。
但美好的救济福利政策在推行时,几乎不可避免地变味。比如,居养院配备炊事员、保姆、乳母、勤杂工,待遇比较奢侈,以致“贫者乐而富者扰矣”;比如,公款挥霍不心痛,有些居养院居然要“给酒肉食,祭醮加赠典,日用既广,糜费无艺”;又如,应付公事总是漫不经心,有些居养院混入了“少且壮者”,冒领、冒滥以及机构内部贪腐案,也有发生。
这给了旧党保守派攻击蔡京的强烈“口实”:“不养健儿,反养乞丐”,“不管活人,只管死户”。旧党相对于新党右派,在总体上占据了道德优势,救济福利制度几度废弛也就难免。
史上的蔡京是个能臣,其行政手腕和经济改革手段,成效超过王安石。《水浒传》里的蔡京,作为道德意义上的大奸臣,当然不是什么好鸟。但社会救济非私惠、小慈可比,我们不能“因人废法”。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