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揭开彩瓷大发展序幕 融入传统绘画技巧

点击进入下一页-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元釉里红云龙纹四系扁壶

  瓷器赏鉴

 

  公元十三世纪后期,兴起于北方草原的蒙古族统治者逐步统一了中国,建立了我国古代史上的统一多民族王朝——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朝的建立结束了之前长达几个世纪的,宋、辽、金、西夏等政权分裂对抗的历史局面,客观上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为了满足经济、军事以及自身享乐生活的需要,元代统治者重视手工业生产的发展,无论官办还是民办手工业,其生产规模和产量都远在宋、金之上。此外,元代中外交通发达,对外贸易兴盛,帝国庞大的版图使得国内市场更为扩大,在官府的重视和国内外消费市场的双重刺激下,制瓷业作为元代最重要的手工业行业亦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展现出“承前启后”的历史新貌。

 

  在前代宋金时期瓷业生产大发展的基础上,元代南北方各地的许多传统制瓷窑场,如景德镇窑、龙泉窑、钧窑、磁州窑等,不仅仍在大量生产传统产品,而且为满足国内外市场的庞大需求,烧造规模更为扩大,精细产品亦大量涌现。除上述几大窑场之外,元代山西地区的霍州窑、临汾窑及晋北地区诸窑场,陕西的耀州窑、浙江的金华铁店窑、江西吉州窑等,不仅也有一定的烧造规模,且产品很有特色。而在这些广泛分布于南北方各地的元代瓷窑中代表元代制瓷成就的无疑还是景德镇窑。

 

  至元代,景德镇制瓷已有几个世纪的烧造历史和技术积累,元代官府又于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在景德镇设置了“浮梁瓷局”来掌管瓷器生产的有关事务。官府的重视,加之景德镇拥有高质量的制瓷原料和窑工来自南北各地的优势,通过工艺技术的改进与创新,元代景德镇窑在延续传统青白瓷生产的同时,成功烧造出卵白釉、红釉、蓝釉等高温颜色釉瓷新品,特别是成熟青花瓷器与釉里红等釉下彩瓷新品的烧成,堪称元代制瓷最伟大的成就,它使中国传统的绘画技巧更好地融入到陶瓷装饰之中,从而结束了元代以前瓷器装饰仅在釉色上追求仿玉类银的历史局面,不仅开启了后世明清两代各种釉上、釉下彩瓷大发展时代的序幕,也为景德镇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奠定了基础。

 

  (北京故宫博物院 黄卫文)

责任编辑:八宝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