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成都平原的茶叶消费与茶马贸易
2014-09-18 18:54:43 来源: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 已浏览次
由于临近四川盆地的茶叶产地,宋代的成都 人饮茶的风气甚浓,饮茶与美食餐饮、游乐活动 紧密相联。夫禧年间,成都每年的三月末官府开 西楼亭榭供游人游览参观,园中“酒垆、花市、 茶坊、食肆过于蚕市”,这样的游园活动显然受 到了成都百姓的喜爱,文献记载,西楼的游园后 来竟至二月初开园、逾月乃止。饮茶的风靡大大 促进了茶叶的生产与贸易。
宋代成都人饮茶以本地茶叶的消费为最大。北宋范镇在《东斋纪事》中记述了川峡四路 地区的茶产地,分别位于雅州、蜀州、邛州、嘉 州、彭州、汉州、绵州与利州,1393与陆羽《茶 经》中记述的产茶地大致相同。位于成都平原中 心的成都府由于不具备茶叶生长的环境,缺少优 质茶场,其茶叶消费大多来自于平原周边山区的 蜀州、彭州、邛州以及永康军等地。这些地区的 茶叶有不同的品种,“彭州……其园名仙崖、石 花等,其茶饼小而布芽嫩,如出六花者尤 妙。”[叫“蜀州……其横源雀舌、鸟嘴、麦颗, 盖取其嫩芽所造,以其芽似之也。又有片甲者, 即是早春黄茶芽叶相抱如片甲也;蝉翼者,其叶 嫩薄如蝉翼也,皆散茶之最上也。”彭州茶为 饼茶,茶饼小,并以嫩芽制成者最佳,蜀州茶为 散茶,茶叶形态各异、颇受人们喜爱。此外,邛 州茶在普通的饼茶之外还有专门的“火番饼”, 茶饼大而甘中带苦,“每饼重四十量,人西番、 党项”,是大量输出四川盆地、流向少数民族地 区的茶叶种类。除了彭州的小茶饼、蜀州的散茶,雅州的蒙 顶茶也受到了文人的推崇,文同在《谢人寄蒙顶 茶》中以“十分调雪粉,一啜咽去津”的诗句 表现出了对蒙顶新茶的赞赏与喜爱。外地的茶 叶也输人了成都平原,在成都旅居的陆游在《饭 罢碾茶戏书》中写道:“江风吹雨暗衡门,手碾 新茶破睡昏。小饼龙团供玉食,今年也到浣花 村。”说明闽浙地区的龙团小饼也销售到了成都地区。
成都平原周边茶场的茶叶生产规模是相当可 观的,“茶园人户,多者岁出三、五万斤”,㈣彭 州堋口茶场一天便有6万斤的茶叶人库记录,巨 大的茶叶产量滋生了繁荣的茶叶贸易,嘉祐四年 0059年)前,四川没有实行榷茶制度,“天下 茶皆禁,唯川峡、广南听民自买卖,禁出其 境”,在这个时期,成都平原周边的茶叶品种 丰富,“民间采茶,凡有四色,芽茶、早茶、晚 茶、秋茶是也”,茶叶包买商则活跃于各地茶场, 贩运茶叶于各城市、城镇间。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