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名臣吉水杨万里自掏腰包为民解忧

  人物简介

  杨万里(公元1127~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吉安吉水)人,南宋绍兴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调零陵丞,之后相继做过奉国子博士、太常博士、吏部右侍郎,淳熙年间调任常州知府,之后赴广东提点刑狱,南宋淳熙十一年(公元1184年)升任吏部员外郎。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杨万里出生在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时代,他目睹了金兵入侵时对宋人的蹂躏和南宋王朝的腐败,始终反对苟安求和。虽然在庙堂之上对朝廷所表现的尖锐批判并没有得到认可,但这位出生于900年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依然对生活充满热情。

  追求自由、进退随缘的他有着诙谐、睿智、达观的天性,这些精神帮助他创作了2万多首爱国诗篇和关心现实的诗作,虽然目前存世的只有4000余首,但依然是我国历史上最“多产”的一位诗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杨万里画像

  自幼受抗金“爱国”精神影响

  南宋建炎元年丁未九月二十二日(公元1127年10月29日),杨万里呱呱坠地。这是一个风狂雨横的年代,金兵大举入侵中原,于上年闰十一月攻陷汴京(河南开封古称,北宋都城),并于这年四月俘虏徽宗、钦宋二帝及太子、宗戚等3000人北去,北宋宣告灭亡。五月,康王赵构即位,是为高宗,建立了偏安江南的南宋王朝。从此,便开始了宋、金对战和南弱北强的长期对峙局面。

  8岁便失去了母亲的杨万里由父亲抚养成人。父亲杨芾(公元1096~1164年〉字文卿,号南溪居士,喜好书卷,常忍着饥寒购买书籍,数十年间,藏书数千卷。他曾指着藏书对杨万里说:“是圣贤之心具焉,汝童怒之!”

  在父亲的影响下,杨万里自幼读书非常勤奋,广师博学,锲而不舍。他14岁拜高守道为师,17岁拜王庭珪为师,21岁拜刘安世、刘廷直为师。绍兴二十年(公元1150年)春,他赴临安(今杭州,南宋都城)参加礼部试,落第而归,仍继续求学。

  27岁时,杨万里拜刘才邵为师。几年后,在赣州司户任上的父亲又携领他去拜见谪居南安的张九成和途经赣州的胡铨。王庭珪、张九成、胡铨等前辈的学问、节操以及力主抗金的爱国精神,都对杨万里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批评朝廷腐败显露政治才能

  绍兴二十四年春,杨万里进士及第。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春,他到临安,先后提出政论共30篇,深刻总结了靖康之难以来的历史教训,直率批评了朝廷的腐败无能,提出了一整套振兴国家的方针策略,充分显示了政治才能。

  乾道六年,杨万里出任隆兴府奉新县知县。当时,恰值奉新大旱,百姓生活十分困苦。他于四月二十六日上任后,见牢中关满交不起租税的百姓,而官署府库却依然空虚,深知是群吏中间盘剥所致。于是下令释放牢中所有“囚犯”,并禁止逮捕、鞭打百姓,然后给每户都放了一纸通知,放宽其税额、期限。之后,百姓纷纷自动前来纳税,不出一月,欠税全部交清。奉新任职虽只有半年时间,却初次实践了他的“不扰民”治理方针。

  同年十月,因当时右相虞允文的推荐,杨万里调任国子博士,成为京官。期间,他为得罪权贵的同僚抗章力争,并致书该权贵,以正理好言规劝,深为世人称道。七月,他升任太常博士。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正月,他出任漳州知府,临行前依然不忘上书皇帝,忠告君主一定要戒贪吏、施廉吏。

  重视人民的地位

  秉性刚直的杨万里遇事敢言,除了在诗中表达忧国忧民之情外,还写了许多对朝政的警告或建议性的书信,提出了自己的政见,尖锐地批评朝廷的腐败,因而得罪了朝廷,导致不仅没有得到重用,晚年还不得不退居家乡,最后忧愤而死。

  杨万里出身清贫,了解百姓疾苦,为官耿直清廉,刚正不阿,嫉恶如仇,视钱财如粪土。在江东转运副使任上,他将自己的万余钱“弃于宫库,不取而归”。当时诗人徐玑称赞他“清得门如水,贫惟带有金”,说明他是封建社会难得的一名清官。

  这位具有爱国热忱和进步思想的学者,在政治上十分忧国忧民,并抱定报国报民的志向,十分重视“民”在“国”中的地位。

  900年前的无神论哲学家

  除了是反南宋理学的先驱,杨万里还是一位唯物主义哲学家。他继承和发扬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在《天问天对解》中,对宇宙起源和天体演化等根本问题作了通俗解释,论述了宇宙大地是混沌的“元气”自然形成的,并没有什么造物主主宰一切。他认为,物质性的“元气”才是宇宙的本原,物质性的“元气”是运动的,所以宇宙万物的变化是它自身对立面相互作用的结果。

  杨万里对“只有精神性的道(或理)才是永恒”的唯心主义观点进行了批判,以“物质不灭”观点反对“物亡道存”的唯心主义观点。他提出无神论的观点来抨击“神的意志主宰一切”的神学观点。这位从哲学基础出发的教育学者,显然是那个时代特立独行的人。

  宁可丢官不做权臣羽翼

  南宋中期,宁宗朝宰相韩侂胄专权,想要网罗四方的知名人士做他的羽翼。有一次,韩侂胄希望杨万里为他修筑南园写一篇记,并答应写完之后给予杨万里高官厚禄。但杨万里对韩侂胄派来的人说:“官可以不做,记是不能写的。”

  杨万里的桀骜不驯让韩侂胄很生气,只能改叫他人写。专权一时的韩侂胄从此有意打压杨万里,使其不得不在家闲居了15年。

  随着韩侂胄日益权高,杨万里愤愤不平,怏怏不乐,终于病倒。家人知道他是忧虑国事,凡是和时政有关的事情都不告诉他。

  有一天,宗族里有个年轻族人忽然从外面回来,提及韩侂胄用兵的事情。杨万里失声痛哭,急忙叫人拿来纸笔,愤然写下:“韩侂胄奸臣,擅自专权,目无皇上,大动干戈,残害人民,图谋危害国家,我岁数这么大了,仍然没有办法报效国家,只有愤愤不平!”之后留书妻女,笔落而逝,享年80岁。赐谥文节,追赠光禄大夫。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