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证实中国从元代已有“民主议政制度”

  “关于民主议政制度事实上从中国元代已经开始实行。”20日,内蒙古文化厅文物处处长王大方对记者证实说。

  内蒙古近日从额济纳旗黑城遗址出土的文书中,考古专家考证出元代地方官长期执行的“圆议连署”制度。王大方认为,事实上是一种民主议政制度,这也说明中国从元代已有“民主议政制度”。

  王大方所说的额济纳旗黑城遗址,是元代亦集乃路旧址。近日在该地区出土的文书记录了北元宣光元年(1371年),亦集乃路的达鲁花赤召集总管、同知、治中、判官等官员,按照“圆议连署”办公制度,在一位闫姓推官办理下,由各位官员自上至下,逐一圆书画押,按律处理了一起“司吏崔文玉强夺驱口案”的案件。

  王大方指出,圆议连署”制度,亦称联署制度,通俗的说就是“圆桌会议”,即几位官员同时在文书上联合签署姓名,以表示对该文书内容共同负责,有利于公文法定效力的顺利实现。

  为了更加深入的说明“圆议连署”与民主议政制度的关联,王大方用元代的出勤考核管理进行举例说明。

  他称,元代为加强出勤考核管理,要求各路大小官员每日卯时(早上5点)上班,未时(下午3点)下班,工作时间为10小时。期间因公出请假不能出席“圆议连署”会议的,要在官文上注明原因。这种制度使得达鲁花赤、总管、推官等高级官员,必须与其他下级官员集体会议决策。

  对此王大方说,此制度的来源,是蒙古帝国早期所倡导的军事民主的遗风。他认为,“圆议连署”这一制度,至今依然有借鉴意义。

  资料显示,元代文人杨翃对“圆议连署”制度曾描述为:“四方之士,荟萃于一府,相与共理官政,上下其议论,赞画其谋猷,相资以德,相尚以义”。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