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文人的植树造林

  [内容摘要] 822年七月,白居易调任杭州刺史,他一如既往地带领当地百姓大兴绿化,他和百姓一起在西湖里筑起了一道长堤,并在堤上种植了许多柳树,这便是有名的“白堤”。

  我国的植树节是每年的3月12日,据说植树节最早是由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发起的,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动员全民植树,几乎全世界的每个国家都制定了自己的植树节。其实早在我国的古代,文人骚客们便以植树造林为己任了。

  东晋末期的陶渊明在其《归园田居》中写道: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这些诗句的意思是: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旧时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从前的深潭;到南边的荒野里去开荒,固守着那份愚拙,回到故乡过起田园生活;在住宅的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覆盖的房子有八、九间;榆树和柳树遮盖着房屋后檐,桃树、李树排满在堂前。这几句诗充分体现了作者归隐田园、醉心耕作、怡然自得的淡泊快乐之情。

  “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但有购花者,不限桃李梅”,这是大诗人白居易写下的关于植树造林的诗句。在民间还广为流传着一个关于白居易倡导百姓种树的故事,相传于公元819年,白居易被贬谛忠州(位于四川)刺史时,见到城内四周的山岗上一片荒芜时,不禁感慨万分,还为此写下了“巴俗不爱花,竟春人不来”的诗句,为了改变当地秃山荒岭的面貌,他一身布衣亲自带领百姓们一同植树栽花,并且坚持不懈地亲自前去管理树苗,几年后忠州境内绿荫匝地美不胜收。后来在822年七月,白居易调任杭州刺史,他一如既往地带领当地百姓大兴绿化,他和百姓一起在西湖里筑起了一道长堤,并在堤上种植了许多柳树,这便是有名的“白堤”,白居易也因其亲民和植树造林造福后代的作风深受百姓的爱戴。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