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年春运史:古人离家前要算卦 占卜吉凶
寻找古人过年回家的记录,找到的,多是回不去家的牢骚。唐朝的白居易过年回不去家,在《客中守岁》诗中写道:守岁樽无酒,思乡泪满巾。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
春节联欢晚饭就要开席了!为了这顿团圆饭,我们一直在路上。始皇帝嬴政穿越2200多年至今日,一定对华夏大地春运潮既惊讶又郁闷:惊讶的是,炎黄子孙居然不再安土重迁,海陆空红尘滚滚,36亿人次万里奔波;郁闷的是,春节一改大秦帝国以10月为岁首,大失“年”之本意———神性的丰收祭祖。春节本是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司马迁等人修订,重用夏历,以正月初一为岁首,定名“正旦”。以后除王莽、武则天等个别朝代有短暂变更外,一直是我国二十四节气轮回中辞旧迎新的传统。过年回家团圆,是中国人最强劲持久的传统文化仪式,是中国人认祖寻宗的千年人文密码。考证两千年“春运”史,颇有标题党之嫌。 古时春节曾专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如今春节,本是袁世凯批准的,至今不过101年。狭义说,古人并无春运,只有年节团圆。 广义说,春节出现时,春运就产生了。古今春运完全相同的情节是:回家难。“喜大普奔”的春节,延续了古今2000年“细思恐极”的还乡路。
(注:“喜大普奔”为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的缩写;“细思恐极”意为仔细想想,觉得恐怖至极)
[古人行路难]
离家前要算卦 占卜吉凶
古人行路有多难,看秦始皇和隋炀帝的命运就知道了———他们都在巡游回家的路上挂掉了。
寻找古人过年回家的记录,找到的,多是回不去家的牢骚。唐朝的白居易过年回不去家,在《客中守岁》诗中写道:守岁樽无酒,思乡泪满巾。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
到了北宋,苏东坡远在陕西为官时,除夕之夜遥想家乡守岁,有感而发:官居故人少,里巷佳节过。亦欲举乡风,独唱无人和。
人们为什么过年要回家?这不是无厘头的问题,而是千年文化基因使然。
中国传统宗法制讲究同族聚居,重血缘、重乡土的社会心理浓郁,有了故土难离的恋土意识。“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成为中国游子的最终归宿。
孔子告诫说:“父母在,不远游。”古人将出行视作很严重的大事,除非战乱和饥荒,升斗小民一般是不离家的,出行的主要是官、学、商。
现在的春运,人们先想到的是抢票难、挤火车、睡过道、防小偷、忍堵车。相比之下,古人认为出行要危险得多,简直可以用前途未卜来定性。《汉书》甚至写道:道路张弓拔刃,然后敢行!
如果古代有春运宝典,核心内容必是占卜吉凶。人们离家前,要算卦!今时有爱追问的专家统计出,按古时黄历,一年中不适合出行的日子高达165天。这个数字,跟一些城市去年出门需要戴口罩的天数,比较接近。
古人出行前后都要吃,临行时,亲朋好友会设宴饯行,求祖神(路神)保佑一路平安;归来时至亲要吃喝一番,称为洗尘。
责任编辑:八宝钿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