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读书习惯:鲁迅夏天嚼辣椒 邓亚萍看书也站着
2013-04-27 08:46:54 来源:华商晨报 已浏览次
看看名人读书都有啥习惯
很多人读书都有自己的习惯。那么,名人们是怎么读书的呢?
鲁迅读书时喜欢嚼辣椒
鲁迅先生从小就热爱学习,喜欢读书。
14岁时,鲁迅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冬天来了,天气十分寒冷,常常冻得人打冷战。鲁迅从一本书上看到,辣椒可以驱寒。恰好那个学期,他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了他一枚金质奖章,鲁迅便把这个奖章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了,买回了几串红辣椒,挂在了他家书桌的上方。每当读书感觉到寒冷时,他便摘下一个辣椒,放在嘴里嚼一嚼,直辣得额头冒汗。鲁迅就是用这种办法驱除严寒,坚持读书。
后来,鲁迅逐渐养成了习惯,连夏天读书时也要不时嚼一嚼辣椒。
闻一多一看书就“醉”
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醉”。
闻一多结婚那天,洞房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大清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直到迎亲的花轿快到家时,人们还找不到新郎。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闻一多。
当时,闻一多仍然穿着旧袍,手里捧着一本书早已入了迷。怪不得人家都说闻一多不能看书,一看就要“醉”。
钱钟书读书时喜欢泡脚
1945年抗战结束后,35岁的钱钟书任上海暨南大学外文系教授兼南京中央图书馆英文馆刊《书林季刊》编辑。
一天,他正在泡脚时,一个作者送来一篇文章让他审阅,文章较长,钱钟书先生用了40多分钟的时间才看完。夫人杨绛怕水冷了,不时往桶里添加热水,钱钟书一边双脚互搓,一边阅读文稿,竟然觉得有一种少有的惬意。
后来,钱钟书每到要读一本重要的书时,就会将双脚泡在滚烫的热水中阅读。到后来,他开始长篇小说《围城》的创作时,也喜欢一边泡脚一边写作。
华罗庚爱猜想书的谋篇布局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读书的方法与众不同。他拿到一本书,不是翻开后从头至尾地读,而是对着书思考一会,然后闭目静思。
华罗庚是在猜想书的谋篇布局,斟酌完毕之后,他才会再次打开书,如果作者的思路与他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读了。华罗庚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读书时间,而且培养了他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邓亚萍读书时喜欢站着
被誉为“乒乓皇后”的邓亚萍5岁时就跟随父亲练习打乒乓球。上学后在坚持练习打乒乓球的同时,邓亚萍并没有放弃文化学习。
邓亚萍喜欢读书,看了很多世界名著。小时候,她的身材比同龄的孩子要矮一些。一次,她问爸爸:“我怎样才能长高啊?”爸爸开玩笑地说:“你每天少坐多站,就会长高的。”邓亚萍信以为真,打乒乓球站着,读书时也站着,后来渐渐形成了习惯。
1997年,带着四枚奥运金牌和18个世界冠军的荣誉,年仅24岁的邓亚萍从国家队退役。退役后到清华大学外语系学习时,她就每天站着读书。她说:“虽然我早就知道站着读书不可能长高,但站着读书有个好处就是,不会睡着。”1998年2月,邓亚萍到英国剑桥大学读书时,仍然保持着这一癖好。
陈道明的床有1/3被各种图书占领
看书,特别是历史书籍,花费了陈道明拍戏之余的绝大部分时间。令剧组成员感到惊叹的是,他宾馆的床上1/3被各种图书占领。
陈道明喜欢看书,尤其热衷的是看杂文,从鲁迅、胡适,看到柏杨、李敖。在这些杂文大家中,他对李敖最为佩服。
陈道明说:“李敖是性情中人,我挺喜欢这个人的。他很年轻化,属于战斗者,是个战士,战士就得流血,就得冒着各种枪林弹雨,我挺佩服他的。李敖是近代文坛一个挺重要的人物,他冲破了所谓书呆子的概念,他很社会化,有思想,开放。而且没把学问当成一种装饰物。”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