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眼中的老北京

  著名考古学家张光直:

  他用一种哀伤怀旧的笔调,记录下一个少年眼中的老北京:每天上下学走上高高的城墙,故都的景色一览无余。烧饼、麻花、炸油饼,又酸又馊的豆汁儿,蒜味钻鼻香的煎灌肠等北京小吃被记录得有声有色,令人神往……

  昨天是已故著名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诞辰82周年纪念日。张光直祖居台湾台北板桥,一生致力于中国考古学和考古学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为中国两岸三地、美国以及其他国家培养了很多从事中国考古学工作的学者,先后发表专书和论文近三百种,这实在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幼年时光与普通孩童无二

  1931年4月15日,张光直出生于北京(时称北平)西单察院胡同47号。4年之后,童年的张光直随家人搬至西单手帕胡同75号(当时为丙25号)。此后,直至离开返台,一直居住于此。

  张光直的幼年时光,与一个普通北京儿童的生活没什么两样。用他自己的话讲,“能够在北京这样的城市长大是一个人的幸运”,因为可以在“城内外许多皇家公园游览”。

  张光直自幼资质聪敏,1937年9月19日考入北京师大第二附小。小学就在胡同中,走几步便到。就是现在的中国华能大厦一带。大厦南侧立有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师大二附小的前身)旧址的标志牌。由于品学兼优,从师大附小到师大附中、从附中初中到高中,张光直都是被保送的。师大附小、附中是公认的当时北京最好的学校。在他早年生活自述的《番薯人的故事》里,张先生深情地提道:“不能忘记师大附中的校歌:附中,堂堂正正本校风,我们,莫忘了诚、爱、勤、勇。你是个神,愿人生大同。你是个海,涵真理无穷。附中,太阳照着你笑容,我们努力读书和做工。”

  魂牵梦绕的“百草园”

  他用一种哀伤怀旧的笔调,记录下一个少年眼中的老北京:每天上下学走上高高的城墙,故都的景色一览无余。烧饼、麻花、炸油饼,又酸又馊的豆汁儿,蒜味钻鼻香的煎灌肠等北京小吃被记录得有声有色,令人神往。热闹的厂甸,东西便宜,应有尽有。12岁的张光直曾用一块大洋淘到一张宋拓的集王羲之字的《大唐圣教序》……

  出了城则是另一个天地。最喜欢的事情是在秋田里抓蟋蟀和油蛄蝼。曾经有一次抓了50多个。现在城里的孩子,除非去花鸟市场,否则连见5个都很难。

  除了百草园般的世界,不同于普通的嬉玩孩童,他还以敏锐的观察和视角,关注到了沦陷区人民的痛苦与反抗:老师回校时用毛巾包着几个馒头,这是一个礼拜的伙食。这个相当有名的数学家,最后倒卧冻死在风雪之中。

  1946年12月,家人决定回台定居。张光直本来舍不得离开师大附中,想留在北京完成学业。但是当年9月,在先农坛体育场举行全市中小学儿童比赛,比赛当天,他吃了碗果子汁(用柿饼煮汤以后掺水),几天后得了大概是伤寒一类的病,足足一个多月。重病之下,功课都落下了,只好随家人返台,从此结束了在北京的定居生活。

  可以说,正是这京城丰厚的历史底蕴和良好的幼年启蒙教育,孕育乃至影响了张光直的一生,给他日后从事学术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1995年后,他由于患病身体已虚弱得不成样子。思乡之情日益浓烈。几次给友人的信中都说,“但愿今生能再去一次北京。”

  故居风雨阅沧桑

  走出车水马龙的西长安街(复兴门内大街),步入南侧的手帕胡同。从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到寻常百姓的街巷胡同,从喧嚣到宁静,反差是如此之大。庆幸的是,手帕胡同和张光直故居没有随着建设的大潮而逝去。

  风雨变迁、岁月侵蚀,当年张家所居的这座三进独门独户的四合院已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与喧嚣。入门西折后进院,进院后迎面有小屋一间,这里应为他的父亲当年的书房,即张光正笔下“我们兄弟小时候最喜欢待的地方”。张光直也对这间书房印象颇深,“我哥哥习惯在晚上吃花生,因为是父亲的书房,我们必须小心地不把花生壳丢在书的周围”。

  张光直不止一次地提到过:小时候和哥哥一起在父亲的书房睡觉,周围有许多书刊,在读了日本学者西村真次所著、父亲翻译的《人类学泛论》后,被考古学深深吸引了。可以说,正是在这间四合院中,张光直萌生了对考古学的浓厚兴趣,奠定了一生事业的基础。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