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林徽因考察晋北古建:每餐只有一碗汤面

梁思成当然是懂林徽因的,他在应县的信中还对林徽因说:“我的第一个感触,便是可惜你不在此同我享此眼福,不然我真不知你要几体投地的倾倒!”

      作家萧干回忆他在“太太的客厅”第一次看见林徽因时说:她可不是那种只会抿嘴嫣然一笑的娇小姐。

      的确,林徽因不是旧式中国名门小姐的样子,她是新旧社会交替时期的知识分子,受西方文化与教育的熏陶。深闺式平静安逸的生活并不适合林徽因,她时刻需要展翅翱翔。在梁思成艰苦的建筑考察历程中,常常可以看到林徽因伴其左右。

      梁思成与林徽因,1928年从美国学成归国,到沈阳帮助东北大学创建建筑系。1931年东北局势动荡,梁林被迫离开。回到北平,梁思成加入朱启钤创建的中国营造学社。

      朱启钤创建中国营造学社的动力来自于一本北宋的《营造法式》,而在1925年,梁启超也曾经寄给在美国学习的梁思成一本《营造法式》。《营造法式》中大量的术语早已失传,如天书般难懂,但这可是中国古代遗留下来的最早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专著。

      当时,中国古建筑研究几乎仍是一片空白。为解读《营造法式》,他们先研究年代更加接近的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等到对清式营造的研究告一段落后,梁思成觉得,中国古建筑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文献里,还要进行实物调查。

      1932年春,在营造学社还是人丁凋零的时候,梁思成与弟弟梁思达考察天津蓟县独乐寺,开始了他的中国古建筑之行,直至1937年日本侵华。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林徽因坐在云冈石窟大佛的手背上

      林徽因建筑之路的第一站则是山西大同,于1933年9月与梁思成、刘敦桢、莫宗江同行。大同曾是北魏都城,辽、金的陪都,可是当梁思成一行到达的时候,却发现连食宿问题都难以解决。幸好大同火车站站长李景熙是梁思成留美时的同学,他让他们住到自己家里,又通过政府的协助,让大同唯一一家饭馆为他们提供三餐,这种“特殊待遇”也就是每餐一碗汤面。

      大同有两大辽金时期重要的佛寺:华严寺和善化寺。华严寺布局特殊,坐西朝东,不同于一般佛寺坐北朝南。梁林等人考察华严寺时,寺里仍有两座的辽代建筑:薄伽教藏殿和海会殿,但现仅存前者。薄伽教藏殿是一个佛经藏殿,内部壁藏上有飞桥式天宫楼阁,其木构模型之精美使人叹为观止。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薄伽教藏殿飞桥西立面(图片来自《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三卷》)

      善化寺始建于唐朝开元年间,但已无唐代建筑遗存。其建筑组群保存得比较完整,其中的普贤殿、三圣殿和山门为金代建筑,大雄宝殿的样式更接近华严寺的辽代建筑,估计是同代作品。

      那时候,梁思成的测绘队伍每到一处古建筑都几乎需要步行几十里,他们必须完成所有的工作才能离去。因此,他们每到一目标建筑,都会进行紧密的分工合作,效率之高连他们自己都惊叹。比如说在考察华严寺大雄宝殿时,梁思成负责摄影,莫宗江负责测量,林徽因和刘敦桢负责抄写碑文,记录建筑结构的特点,一个下午就干完所有的活。

      在大同期间,他们趁着天晴山路状况良好时赶到了云冈石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云冈还是荒芜一片,更没有可以食宿的地方。他们找到了一家农户,农户腾出一间没有门窗的厢房给他们暂住。九月的云冈中午仍非常炎热,晚上温度却很低,他们在厢房冷得直哆嗦,“白天吃的是煮土豆和玉米面糊糊,连咸菜都非常宝贵。”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左起:莫宗江、林徽因、刘敦桢

      尽管如此,云冈石窟仍是他们激动人心的一站:空旷的荒野,一个接一个的石窟,绵延约一公里。云冈石窟的开凿时间由北魏延至初唐,不同时期的佛像形态各异,让他们心醉也让他们震撼。三天后,他们才回到大同。

      根据记录,他们在大同后的下一站是应县佛宫寺木塔,也是中国现存早古老的木塔。但不知什么原故,林徽因先回平北了。梁思成在应县时给林徽因写了一封长信,信中细腻地描述了木塔的初现:“离县二十里已见塔,由夕阳反照中见其闪烁,一直看到它成了剪影。”其字里行间隐约可见一颗朝圣者般的心。

      这便是他们第一次的晋北古建筑之行。他们的建筑考察和我们今天的“旅行”可有着黑夜与白天的区别。那时没有唾手可得的现成的旅行装备,他们的行囊是依靠自己的经验,一次次设计改装而成的。不仅如此,三十年代的中国贫穷落后,交通主要靠骡车或自己徒步,道路或是泥泞不堪,或是沙尘滚滚,饭桌上苍蝇成堆,客栈里臭虫横生。

      把一个养尊处优、精致优雅的林徽因放入这个画面似乎极不协调,犹如天使落入劳苦人间。但是林徽因却心甘情愿地走上了这条建筑之路,甚至一路上她可能比谁都更加热情洋溢,因为林徽因有一颗敏感的心,一双敏锐的眼,她对一切的美充满激情。

      梁思成当然是懂林徽因的,他在应县的信中还对林徽因说:“我的第一个感触,便是可惜你不在此同我享此眼福,不然我真不知你要几体投地的倾倒!”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